力積電(6770)再度繳出令投資人失望的成績單,部分受到苗栗銅鑼廠仍未達經濟規模的影響,2024全年自結虧損擴大至67.77億元,遠高於2023年的虧損16.43億元。每股虧損也從2023年的負0.4元,擴大至2024年的自結數負1.64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周四(13日)並未出席線上法說會,根據發言人譚仲民轉述,黃崇仁應邀參加本周在法國舉行的巴黎AI行動高峰會,見到了法國總統馬克宏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這兩位領袖都向黃崇仁表示,希望能借助台灣的力量,厚植本身在AI時代的技術實力。總經理朱憲國則指出,隨著AI浪潮大大推升對3D晶片的需求,以及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去中化帶來的商機,這兩大趨勢可望成為力積電未來幾年的重要營運利多。
日期:2025-02-13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選址獎落誰家,各界盛傳地點包括有一殯舊址、南港調車場、台電CR-1都更案等處。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受訪時曾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年回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就會公布選址地點。不過,郭智輝在周五(1/10)的經濟部年終記者會中,直球對決回應笑說「我跟各位報告,現在你們所猜的(地點)都不對!」他表示各位媒體如此按圖索驥很厲害,不過目前為止,各位(記者)所寫的(地點)通通是錯誤的。他補充強調說明,「輝達沒有跟台電接觸,報紙上講的地點都是誤傳。」
日期:2025-01-10
總統賴清德週三(1/1)發表上任後首次元旦新年談話,隨後的媒體聯訪時針對國會近期財劃法修法爭議、中國正在誘拉我國國人到中國辦身份證或者居住證進行回應。針對財劃法修法爭議,賴清德指出,他之前曾提到「更大的民主」,是指一定要守護民主憲政體制,行政院依照憲法有向立法院提出覆議的權力,提供立法院再次審視的機會,其他憲政機關也有權提釋憲。另外,針對立法院通過的法案,人民依法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力。針對近日朝小野大產生的各種立法問題,賴清德表示,將會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朝野代表啟程前往美國之際,邀請他們到總統府來,大家一起喝咖啡,聊聊國家大事,關心未來國家的發展,也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合作。針對中國誘拉我國國人到中國辦身份證議題,賴清德指出,台灣有句俗語說「免錢的最貴」,很多中國人都到民主國家追求民主自由,如果有任何人想要前進中國,去拿身分證,「怎麼樣看都不值得啦!」至於上海副市長華源在雙城論壇上宣布「上海團客恢復赴台旅遊」,賴清德攤開兩岸互動數據,認為是中國禁止學生來台和自由行,「真正阻撓兩岸交流的是中國,不是台灣」。而他也釋出善意,認為可以讓台灣文旅會、中國海旅會,兩會先進行談判。
日期:2025-01-01
面臨中國過剩產能殺戮,製造業成慘業、營運績效節節敗退已非新鮮事,但台灣卻有19家「角落贏家」戰勝紅海,闖出高毛利。KPMG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分析,「不要看台灣這些隱形冠軍規模小,他們都滿賺錢的。」
日期:2024-12-04
(今周刊1459)哪怕沒有AI光環加持,有一群亮點企業,仍然無畏中國製造傾銷的殺戮競爭,接連寫下毛利率超過40%、且10年新高的成績。敢拚、敢升級,就有路!一家又一家默默在角落賺錢的贏家企業,你不能不認識。
日期:2024-12-04
「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邁入第50週年里程碑,將與「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於10/23同步登場,活動涵蓋「AI物聯應用」、「低軌衛星」、「新創動能」和「無人飛行器」四大領域,預計逾300家廠商參展、使用550攤位。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周四(10/17)預告,今年TAITRONICS參展的300家企業,涵蓋上述四大領域,更邀請全球的新創、指標廠商參展,在不同主題跨域結合下,將更能碰撞出交流的火花。黃志芳也提到,今年展覽更特別規劃無人機專區,邀請雷虎科技(8033)、中光電(5371)國內指標性業者參展,要向國際展示台灣的無人機產業實力。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透露,今年展覽邀請到墨西哥契瓦瓦州(Chihuahua)州長Maru Campos Galván參加開幕典禮,由於電電工會許多會員企業在該州投資,該團此行希望來台灣瞭解並邀請 ICT甚至半導體等產業投資,交流台墨雙方及USMCA市場的投資、貿易事宜。
日期:2024-10-17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國巨集團從2018年開始持續轉型,過去六年來經過多宗跨國併購案後,「國巨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國巨」!他以2023全年財報說明,65%營收是來自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例如車用、工業、醫療及國防航太等領域;若以地域來看,大中華的營收佔比降至24%,反觀歐、美、日、韓等相對高端的市場,已經貢獻了75%營收。從集團本身來看,目前全球4.2萬位員工中,高達85%是外國人,而且國巨在全球35個國家,共有53個製造基地,換句話說國巨不只是「China+1」,而已經是「China+34」的國際企業了。陳泰銘也宣示,「國巨在AI的所有應用領域,絕對不會缺席」,並看好AI興起將大幅推升被動元件、感測器及功率半導體的需求。
日期:2024-09-26
第二季財報公布,雖然大部分族群的獲利表現尚未回溫,但仍有部分企業營運自谷底反彈。《今周刊》梳理第二季財報,整理出三率三升、表現一季比一季好的個股。
日期:2024-08-21
AI浪潮來襲,全球最有競爭力的企業莫不爭相投資,當下個階段的新應用崛起後,他們將贏者全拿。台灣資訊軟體服務產業如何在這波全球創新數位變革的道路上,再次掌握機會、主導未來?
日期:2024-07-23
在地緣政治帶動的供應鏈移轉浪潮下,印度市場備受關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的「2024印度台灣形象展」於本周三(10日)圓滿落幕,三天共吸引1.5萬人次參觀、創造高達1億美元商機,較2023年孟買登場的台灣形象展商機7000萬美元成長近43%,顯示台商對印度市場投資興趣大增。我國駐印度大使葛葆萱強調「台灣所有產業都應注意印度」。他說,台灣、印度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且印度是個很年輕的國家、人口紅利龐大,目前印度人均GDP約2500美元,未來成長空間巨大。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印度不但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且持續高速成長中,其每年增加的中產階級人數,比全台灣人口還多。印度市場潛力絕值得大家重視,現在更是台灣與印度合作「最好的時機」。
日期: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