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分5級,當前技術正從L2+邁向L3與L4,各大車廠對於自駕配備提升的追求,值得密切關注。全球對汽車電子的高階產品需求增長,胡連高毛利產品逐步放量,產品結構將持續優化。
日期:2025-03-26
大立光(3008)週四(1/9)召開線上法說會,2024年第4季單季毛利率衝上59.14%,稅後淨利為86.75億元,EPS 65.01元,遠優於市場預期。大立光2024年獲利達259.15億元、年增45%,全年EPS達到194.17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上次法說會,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曾透露,保守看待2024年第4季營運,成果出爐超乎預期。林恩平解釋,主要第4季是一口氣認列客戶2年度的出貨達成獎金,拉升獲利。對於未來展望,林恩平說:「今年1月加2月拉貨動能,會優於去年同期。」對年初傳統淡季釋出樂觀看法。在釋出利多看法後,大立光股價周五(1/10)開盤就立刻開高走高,最高來到2815元,大漲220元或8.4%,11點鐘左右漲幅仍高達5.2%,同步帶動光學元件族群走強。
日期:2025-01-10
全球無人機產業積極「去紅化」,美國頻頻訪台尋求供應鏈合作,賴政府更喊出,二○二八年前達成無人機月產能一.五萬架,產值成長幅度逾十倍。台灣無人機產業究竟玩真的還是假的?商機有多大、挑戰又有多大?
日期:2024-12-18
美國職棒大聯盟洛杉磯道奇隊球員大谷翔平,今年賽季創下「50轟、50盜」歷史紀錄,這顆紀錄球最終由台灣「優式資本」以1.4億元天價標下。想要一睹這顆紀錄球的風采,只要到101觀景台就能看到。
日期:2024-11-13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上周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的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了運用兩種武器系統能量,以及經濟部支持的淨零碳排科技,所打造出的「高效率綠能電解產氫技術」,潛在用途從國防的軍事設施及武器系統的移動式電力、分散式電力,到民間的醫療院所及大型公共場所的電力備援,產業界的氫能燃料系統都有。根據中科院現場說明,這套「國防綠氫」是運用了飛彈氣體純化的衍生技術,以及核生化機動化學的衍生技術,分別打造了氫能電池方案的氣體純化系統與氣體監測分析系統。不僅如此,這套氫能電池方案也結合了國立清華大學等學術界及民間企業的力量共同開發。
日期:2024-10-22
全球製造業正快速朝智慧製造與工業4.0靠攏,從數據驅動到服務升級,國內外市場對智慧製造設備要求越趨嚴苛,國產射出成形機面臨來自全球淨零減碳、勞動力與人才短缺壓力迫在眉睫,如何迎頭趕上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趨勢,成為保持競爭力的關鍵。為扶植國內射出成形產業鏈邁向數位轉型,經濟部技術司委託金屬中心執行「學研雙引擎推動在地產業科技加值創新計畫」,聚焦產業需求,以AIoT助攻國產射出成形機步上產業製造服務化突圍之路,以國產設備取代進口,協助在地產業鏈深根茁壯。
日期:2024-10-14
(今周刊1444)戴上一副外觀無奇的普通眼鏡,眼睛立馬變「滑鼠」,隨著視線移動、盯著圖標一.五秒,就能「點擊」進入、瀏覽頁面,這個如科幻電影的場景,已被台灣新創公司見臻科技帶進現實生活。
日期:2024-08-21
台灣IC設計新創光程研創(Artilux)今年以一篇研究,刊登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過往《自然》入選之重大技術突破,大多經由數個研究機構通力合作達成,不過光程研創竟以一己之力、獲得《自然》之青睞,究竟這間成立十年的新創有何本事?
日期:2024-08-09
億光(2393)本周三(6月12日)召開股東會,經營團隊雖沒有提出對今年業績具體指引,然而態度上卻充滿信心。基於第1季獲利與4~5月營收表現超出我們預期,我們著手上修對億光2024年EPS期望值,以及2025年配息的預估值。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調整了億光的投資定位,從小型領息股,改成中型成長股。
日期:2024-06-14
(今周刊1425)隨著先進封裝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布局多年的半導體設備廠弘塑科技,受關注程度也跟著水漲船高。如今,憑藉投資收購的多元布局,已有提供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的能力。
日期: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