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呢?是「錢花完,人還沒死」,缺錢通常是人們最常見的困境,大家都想要錢,但錢又好像沒那麼好賺,怎麼想好像都沒辦法賺夠錢?我們該怎麼辦呢? 或許大家會說:靠投資!但怎麼投資呢?好像也沒錢投資? 你的心聲,經濟學家都聽到了,他們致力一生都想為大家找到一種「風險變小,報酬提升」的投資法。 兩位作者是耶魯大學教授,他們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的投資方法出發,提出一套不增加風險,卻可讓報酬提升50%以上的投資分配法,這套方法強調「時間的多樣化」,就是透過時間的長度來降低風險,並運用槓桿,取得比傳統方法高出50%以上的獲利。
日期:2020-12-07
富爸爸常說:「當銀行家跟你說你的房子是資產時,他不是在說謊,只是沒把事實告訴你而已。他沒說的是,你的房子是銀行的資產,不是你的。」
日期:2020-06-15
一月上旬,台灣瀰漫著總統大選攪動的喧鬧氣氛,身為基層員警,蔡至誠總是比平常更加忙碌,無暇關心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小事。不過,他過去五年逐步打造的資產配置,並沒有放過這段期間的全球股市好光景,穩穩當當繼續為他累積財富。
日期:2020-01-21
投資個別股票,常常「賺了指數、賠了差價」嗎?明明指數創新高,自己手上的個股卻連連破底、讓人懊惱?本文整理1993年到2018年,這25年間,巴菲特推薦多次的投資方法:指數化投資,供讀者參考。
日期:2020-01-02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已成台灣人投資新寵,央行資料顯示,國內ETF淨資產總值,自2011年以來,便持續攀升,截至2019年7月,規模已達新台幣1.35兆元;有趣的是,ETF的誕生,和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的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極為有關。
日期:2019-10-15
根據投資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觀察,截至2019年8月底為止,美國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整體資產規模,達4.27兆美元,首度高於主動式基金(4.25兆美元),顯見ETF比主動式基金,更受投資人青睞;有趣的是,早在2017年,「股神」巴菲特就用1場「10年賭局」,證明ETF績效優於避險基金一事。
日期:2019-09-24
約翰.柏格生前最後受訪,警告二○一九年市場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奉行「長期投資」的他,罕見提醒投資人,「最好先把足夠的錢提出來」。
日期:2019-01-23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翰.柏格創設「第一指數投資信託」,這是世上第一個指數基金。隔年從一一四○萬美元開始投資,四十年後的今天,柏格指數基金的資產,已突破四兆美元。
日期:2018-07-05
這是人類金融史上最波瀾壯闊、卻又聞不到投機味道的資金浪潮。這股資金大浪的背後主要出資者,是一群謹慎保守的理財族,只想圖個合理安穩的報酬。但這群在金融市場裡看似與世無爭的無害羊群,卻意外成為許多華爾街大鱷眼裡最危險、最具破壞力,而且是金融史上從未見過的變形巨獸。
日期: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