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週三(10/25)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列席備詢,被問到今年經濟成長率(GDP)相關問題,他回答「保2」不大可能,但應該可在1%以上。有立委質疑朱澤民過去說保2沒問題,等於是自打嘴巴,因為保1等於沒成長;朱澤民回應,1個百分點成長就是2,300多億元(指國民所得增加)。至於今年通膨率,朱澤民認為會在1.6%、1.7%左右。
日期:2023-10-25
一年一度的鴻海科技日登場,今年除了聚焦在電動車上,也首次揭露未來轉型「平台解決方案」的布局,究竟劉揚偉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
日期:2023-10-25
許多人腦海裡的台北市北投區一帶,仍是一大片農地,如今北投房價已出現每坪120萬元的行情,與中山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中正區五區,同時並列為「百萬房價俱樂部」。而帶領北投房價一路飆漲、衝破百萬門檻的關鍵,正是近年快速竄出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
日期:2023-10-25
(今周刊1401)短短兩年,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以後起之勢,成為多家建商、財團卡位的明星新標的。引人注目的包括金仁寶集團企業總部已進入緊鑼密鼓興建階段,文林北路上也聚集十餘家建商搶進推案;龐大的就業人口所衍生的居住需求,帶動房價飆漲,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日期:2023-10-25
政院版「囤房稅2.0」近日正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議。但民間團體批評,修法通過後,持有四戶以上的多屋者一年僅需多繳數千元的房屋稅,實質效益不大,建議由中央另外課徵「空屋稅」,以重稅引導多屋者釋出空屋,增加租屋市場的供給量。對此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調整稅制引導空屋釋出」朝野已有共識,將再做相關研議。
日期:2023-10-23
有鑑於全球房地產價值的急遽上升,「買房」似乎越來越成為年輕人遙不可及的夢想。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較差的住房條件似乎與身心健康低落有關。刊載於權威醫學刊物《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表明,租屋者的「生理年齡」衰老速度似乎快於購屋者,且影響幾乎是失業的2倍。
日期:2023-10-23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前宣布,8月重啟發放重陽節敬老禮金1500元,民眾8/8~9/7可持敬老卡至各捷運站悠遊卡加值機、4大超商等靠卡領取,後續依序有現金匯款、公所指定地點及時間領取方式致送,如果逾期,10/12~11/13還可至定點親自領取。人瑞則由各區公所里幹事到府致送,全市預計逾55萬名長輩受益。除了北市以外,全台各縣市近日也即將陸續發放敬老金,《今周刊》也一併統整各縣市重陽敬老金資訊,完整懶人包一次看。
日期:2023-10-23
《今周刊》二○二三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其中「最佳永續觀光獎」由花蓮縣、新北市拿下,它們怎麼結合在地優勢和特色,推動綠色旅遊?
日期:2023-10-20
台塑集團(1301)敦北總部大樓啟動都更案,將總部搬遷到內湖區南京東路六段「台北企業總部園區」。台塑公告各棟、各樓層主要公司配置,其中台塑與南亞在A1棟、台化與台塑石化在A2棟、總管理處、河靜鋼鐵在A5棟,至於一向以神秘著稱的招待所則在2樓。台塑公告週五(10/20)起全體員工都改在內湖辦公,但由於內湖本身交通就容易打結,議員質詢交通局是否有相關交通規劃,同時指出當地居民已反映最近交通變得擁擠;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上午到場實地勘察,表示會和業者、里長討論如何增加公車車數。交通大隊則派交警監控路況。北市交通局原先說據台塑提供的資料,進駐的5000人中,約有869人搭公車,數字遭議員質疑失真;對此,台塑回應,交通局數據有誤,有需要搭乘人數為3821人,目前已加派接駁車每日往返松山車站,可疏運480人將持續加開。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台塑總部遷至內湖一事市府都有在掌握相關訊息,針對民眾擔心加重內湖交通壓力,他也說在都審階段都有要求台塑要有接駁車,同時北市公車,南京幹線也會加開班次,提高密集度。
日期:2023-10-20
初踏進社會的職場新鮮人,一個月能攢下多少錢當儲蓄?一名27歲女網友表示,自己在9月終於存到人生中第一個100萬元,她透露,除了從18歲就開始打工賺零用錢,出社會後也利用假日找兼職,並學著投資ETF,27歲這年達成人生第一桶金的里程碑。該網友開心地分享心路歷程,也親揭這一路上遇到的難關,以及如何解決。
日期: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