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Microsoft)在美國時間24日盤後公布了其最新一季的財報,整體業績表現超越市場預期,財報顯示,微軟在2024財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顯著的營收和獲利增長,這一消息一度使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了近6%,今年受到AI主題發酵,帶動市場對於雲端運算需求攀升,微軟今年股價成長強勁,已上漲了近38%,而與之相比,同期的標普500指數僅上漲了約11%。
日期:2023-10-25
編按:第58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藝人Lulu(黃路梓茵)以《綜藝大熱門》、《姐妹們的音樂萬萬歲》雙料入圍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她受訪時表示,「很感恩,有節目可以主持都是很開心的事」。Lulu過去受訪時曾坦言,爸媽都會看自己的節目,其中媽媽是最嚴厲的觀眾,反觀爸爸則是她天字第一號腦粉,而Lulu也透露,從小不管做什麼,爸媽都很支持,即使演藝工作遇到挫折,也不會向家人說自己有多辛苦,「我爸我媽就覺得這是我自己選的,妳要得到大家給妳的掌聲、大家給妳肯定,本來就是要努力去換。」(原文刊載於2019/7/31,更新時間為2023/10/18)
日期:2023-10-18
台北大巨蛋預計10月下旬可取得使用執照。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今天詢問大巨蛋壓力測試進度;台北市體育局長王泓翔說,11月初和中旬將分別舉辦閉門和棒球暖身賽試營運測試。
日期:2023-10-16
隨著九月營收陸續公布,2023年獲利的輪廓也愈來愈清晰。因此,我們對中信金、揚博、群光三檔個股2024年配息預期有所調整,評價也將隨之變動。
日期:2023-10-11
2023-12-05編按:今周刊在1399期報導中,揭露今年以來客運業爆發停駛潮一事,業者直呼「班班客滿的背後,就是我出一班、賠一班。」;如今,國道業者因年年虧損,撐不下的情況下喊出要調漲票價,而交通部公路局也證實此事。COVID-19疫情的出現,改變了民眾出門的交通習慣,自行開車的民眾變多,公共運輸運量嚴重受到衝擊;然而,疫情過去後,高鐵的運輸量早已突破疫情前,台鐵也逐步恢復中,唯獨客運卻仍乏人問津,加上TPASS通勤月票的出現,讓客運更是冷冷清清。受衝擊的不只運量,客運運價17年未漲,營運成本卻是不斷攀升,從「運量」、「缺工」到「票價」,一切壓垮客運業者的因素正環環相扣,過去2年,全台已有多家客運收攤。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表示,國道客運運價17年來沒漲過,已啟動燃料費、人事、場站租金、車輛折舊等18項營運成本和運價檢討,盼運價能隨物價合理調整。客運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謝界田指出,國道客運運價從2006年現在都未曾調漲,建議短途路線採用的四排椅漲價約30%;中長途路線三排椅約漲30%,四排椅則漲18%至19%。對此,公路局運輸組組長梁郭國表示,已收到客運公會全聯會的提案,接下來會進行初審,完成後再送公路客運審議委員會審查,審查通過後還要報交通部,審查時間還未確定。交通部長王國材認為,客運業者應該先培養運量,他個人傾向票價漲幅由政府來吸收。換句話說,客運業漲價似已出現一線曙光,但究竟票價最終會不會調漲,以及若真的漲價,交通部能提供客運業多少補助?仍必須看漲幅及預算情形而定。(原文刊載於2023-10-11,更新時間為2023-12-05)
日期:2023-10-11
有時候我會覺得,健保卡上的名字,往往不是真正的病人──每次宇晴來看診時,我都有這種感覺。宇晴從國三開始來我的門診,在這之前,她已在數位同事的門診輾轉過。從小,她在學校的行為問題就多得嚇人,舉凡翻桌、打人、嗆老師,一樣不少。看過宇晴門診的同事警告我,宇晴曾在他的門診跟媽媽吵架到失控,在診間賞了媽媽一巴掌。「你知道嗎?小孩呼媽媽巴掌的時候,爸爸還坐在椅子上,完全沒有要阻止小孩的意思欸!」同事大搖其頭地表示。所以當我看到宇晴時,實在很難把眼前清秀、沉靜的女孩,與同事口中那個呼媽媽巴掌的女生聯想在一起。
日期:2023-10-11
南韓女子天團BLACKPINK成員有著「人間芭比」稱號的Lisa,在9月28日至30日到法國巴黎瘋馬秀(Crazy Horse Paris)表演,不僅成為首個登上瘋馬秀的亞洲藝人,且由於她的參演,讓原本門票從300歐元(約台幣1萬)炒賣到1.5萬歐元(約51萬台幣),可說是含金量十足,也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日期:2023-10-07
什麼時候可以離職不再工作,大概就等同於大家所謂的退休吧,政府規定的法律退休年齡是63歲,未來也可能會延後至67歲,其實退休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年齡限制,只要在你停止工作後,你還可以持續有足夠的金錢負擔基本生活費用,基本上就算是退休了。以下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日期:2023-10-06
離開了每天在眼前晃動的事情,才有機會去留意自己的身與心,我覺得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財富之一,就是健康。
日期:2023-10-05
(今周刊1398)為了降低接軌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FRS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七號保險合約)等國際新制的衝擊,壽險業者近年來積極調整產品策略,其中,長年受到國人喜愛的「儲蓄險」,就是公認最有可能「被消失」的壽險商品。
日期: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