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女大生入境緬甸詐欺園區,有消息指出女大生堅持「男友不走,她也不走」,讓救援人員感到挫折。警方調查發現,女大生出境前透過手機向詐團借2000元泰達幣(約新台幣6萬元),而手機門號也被查出有博弈網站下注的紀錄。警政署表示,外交部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積極和女大生聯繫,警方也以各種管道持續溝通,專案小組將盡最大努力,期盼女大生能平安返台。此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不少外界將輿論指向「教育出問題」,尤其是學子升上大學後離鄉背井,若無及時輔導恐誤走偏門。對此,有大學校長替靜宜大學抱屈,認為是整個社會、治安出問題,「若大學教育可讓人不賭博,不吸毒,警政署也可以收了」。
日期:2023-04-10
根據內政部資料,去年全台出生人數13.8萬人,年減9.6%,出生人數逐年減少,全台各縣市中僅剩台東縣,出生人數年增6.8%,是全台唯一新生兒人數高於前年的縣市;減少最多的是金門縣16.9%,宜蘭縣年減15.7%減幅第2大。出生人口減少相對不嚴重的區域是台中市及新竹縣,年減不到3%。雖然少子化帶來許多潛在危機,不過全台各縣市建物量全面成長,出生人數減幅最大的金門縣,同時是建物量增加最多的縣市,多年來少子化並未衝擊房地產價量。
日期:2023-04-07
據統計,台灣洗腎人口密度高居全球之冠,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超過9萬大關。飲食習慣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一般民眾常認為,會造成洗腎的原因,不外乎是吃太鹹或太重口味,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造成洗腎的原因,「吃太鹹」已經退居第二名,以台灣目前第一傷腎的飲食是「吃太甜」。
日期:2023-04-06
歐洲議會2月14日投票通過2035年禁售新汽車和新柴油車的法案,以實現歐盟在2050年氣候中和的目標。法案原定今(7)日會員國投票後就可以正式通過,但隨著德國、義大利立場轉變,加上波蘭、保加利亞未表態支持,法案無法通過的可能性大增。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上週五宣布延後表決,新的時程還未定。
日期:2023-03-30
興櫃市場將有生力軍!提供氣體分子污染物 (Airborne Molecular Contamination, AMC)的創控科技(6909)將於3/30掛牌興櫃交易。創控起源於美國矽谷,由王禮鵬在2010年於台灣創立,目前是台灣唯一精密氣體監測設備研發製造商。董事長王禮鵬表示,創控自2019年至2022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32.7%,主要是受益於整體營收及關鍵模組週期性更換等維運營收。2017年至2022年,創控6年來都維持5成以上高毛利率表現,2022年營收為3.95億元,EPS 2.18元,展望未來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法說會上,王禮鵬驕傲地對法人們指出,台積電高階製程高良率的背後有很多幕後英雄和推手,創控提供的AMC就是一個關鍵。創控也被台積電列為在地化重要廠商。目前創控的營收以半導體比重較高,約占7成,創控財務長呂秀孺表示,環境應用端隨著各國法規制定及人民身體健康重視之下,未來會有很大的成長動能,「我們很樂觀期待。」
日期:2023-03-28
隨著台灣正式與宏都拉斯斷交,過去雙方經貿數據也被攤開討論;由於台灣多進口宏都拉斯農產品,以數據來看,2022年台灣對宏都拉斯出口6316萬美元(約19.1億台幣),僅占我出口總額0.01%,2007年FTA簽署迄今,我對宏出口成長46%,宏國對我出口則成長4.65倍。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自產白蝦每年平均1.1萬公噸,另外有2.5到3.6萬公噸都依賴進口,而從宏都拉斯進口的比例約占30%,更佔兩國貿易最大宗83%。外界擔心,隨著與宏都拉斯斷交後,台灣民眾會不會就吃不到白蝦了?對此,農委會漁業署署長張致盛指出,雖然從宏都拉斯的白蝦進口量較多,不過以銷售量來講,只有碰到節日才會賣得比較好;且就算沒了宏都拉斯的白蝦,也能從其他國家進口替代。量販業者表示,除了宏都拉斯進口的白蝦外,還有來自巴拿馬、厄瓜多的白蝦,目前庫存充足,暫時不受影響;而且從中南美洲進口養殖白蝦,也不會因為產地不同口感就有差異。
日期:2023-03-26
身為北部唯一民營造船廠,為克服先天弱點,練就關鍵設計力,龍德造船從小漁船做到軍艦,一手打造出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沱江艦」。
日期:2023-03-22
軍火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產業,因為地緣政治對決升高而爆發為「成長股」,美、歐、中的軍火巨頭各有什麼特色? 讓我們來揭開它們神祕的面紗。
日期:2023-03-22
瑞士信貸被瑞銀收購,本應成為矽谷銀行倒閉以來,政府對銀行業的一次成功救援,不料卻引爆了另一場全球債市恐慌,市場在憂慮什麼?
日期:2023-03-22
迎戰零碳時代,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今(21)日登場,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宣示台北市與國際同步追求淨零排放。去年6月,台北市領先全國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率先將淨零排入法,未來將從除碳、創綠、節電、綠運、減廢、增匯、調適與永續8大面向展開,攜手市民善盡公民義務,勇於承擔國際減碳責任,將台北市打造成0~100歲宜居低碳城市,開啟與地球共好新篇章。
日期: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