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籌備工作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籌備工作共有2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從街頭走進立院 她為弱勢織起社會保護網 推社福法案三十年 陳節如八十歲還不退

家有智能障礙的孩子,讓陳節如投身社福工作,還搖身成為立委。從民間到國會,她一路來的奮鬥歷程,就是台灣社福制度發展的縮影。

日期:2024-10-30

生活消費

「Cafe'Bank班克咖啡」以多角化經營 展現黑色黃金價值

在競爭激烈且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多角化經營策略不僅能有效分散風險,還能充分發揮企業的核心優勢和資源,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保持企業競爭力。以海外貿易為主的正啟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多角化經營的最佳典範!

日期:2024-10-04

2024 巴黎奧運

從1900年巴黎奧運文宣「首見女性」,到124年後男女參賽比1:1 奧運會性別歷程走得多艱辛!

2024年巴黎奧運,分別有5,250名男性和5,250名女性參與,首次達到男女參賽選手1:1的比例,這是奧運賽事首次實現完全性別平等。然而追求運動場上性別平等,可是足足走了124年。

日期:2024-07-26

政治社會

刻苦耐勞評價好,印度移工將來台!台印簽署合作備忘錄,學經歷、英文佳為優先對象…台灣缺工能解?

媒體報導指我駐印度代表處已於周五(2/16)上午,透過視訊方式與印度台北協會完成台灣、印度勞務合作備忘錄(MOU)異地簽署。勞動部周五證實前述訊息,並強調將儘速討論未來開放行業及數額、移工來源地區、聘僱資格及招募方式等細節。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指出,政府與印度簽署MOU,就是增加移工來源國,能多個選擇也是好事。他解釋,在現行制度下,引進移工的主導權在雇主手上,若企業、家庭不想用印度或特定國家移工就不會去申請,開放與否其實無太大影響。辛炳隆坦言,其實目前既有移工來源國,如印尼逐步在增加輸出管制,越南則是國內經濟改善,勞動力需求也在成長,未來這些國家是否還會鼓勵用輸出移工方式來賺取外匯,未來就還「不一定」。對於國人的刻板印象問題,辛炳隆表示他反而不太擔心這一塊,因為家庭移工通常會引進女性,這部分沒什麼疑慮,至於廠工通常會引進男性移工,雇主其實負有一定管理責任,且統計數據顯示,移工的犯罪率並沒有比較高。辛炳隆坦言,以往發生雇主性侵移工的案件,通常不是因為生理需要,比較可能是因為雇主有刻板印象導致優越感,或者是權力不對等所導致,因此他反而比較擔心的是「反過來」的狀況。對於國人擔心對國內就業市場的衝擊,辛炳隆解釋,引進移工是否會排擠本勞就業機會,重點在於引進數量與配額,與哪個來源國無關,若引進總數量沒增加,只是增加來源國選擇,對國內就業市場的影響是不變的。

日期:2024-02-16

政治社會

從不及格到亞洲第一的蛻變之路,拉升層級對抗洗錢、資恐及資助武器擴散,讓國際看見臺灣的決心與行動

每十年一次的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APG)相互評鑑,臺灣曾在二〇〇七年第二輪評鑑被降級為加強追蹤名單,不過到了二〇一九年第三輪評鑑,猶如脫胎換骨,順利取得亞洲最佳的「一般追蹤」等級成績,代表公私部門在短時間之內眾志成城,共同協力打造更健全的制度環境、執法水準,以及接軌國際規範的透明化金流秩序,深獲各會員國的高度肯定,並得以維持臺灣政經情勢與金融市場穩定,層層確保社會安全與民眾權益。

日期:2022-11-30

政治社會

僑務委員會議首日 兩大劇團攜手藝文饗宴 齊賀僑委會90周年

在大合唱的歡樂氣氛中,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多位前委員長及僑領共同切下蛋糕,與現場約200名海外僑領,同賀僑委會90歲生日快樂,也為111年僑務委員會議拉開序幕! 為期兩天半的僑務委員會議,是僑委會的年度盛事,歡迎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臺開會,聽取僑界建言,凝聚僑界向心力。

日期:2022-11-02

政治社會

串聯公私協作、集結眾人智慧 數發部扮「馬達」驅動 打造全民數位韌性 首任部長唐鳳出招

「數位發展部」將於八月底掛牌成立,首任數發部長唐鳳形容,這個新機關就像是一顆馬達,透過公部門與民間協作的運轉模式,來加速台灣數位政策創新與變革,向前推進。

日期:2022-08-24

政治社會

立院三讀行政院組織法 增設數位發展部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數位發展部組織法,明定其掌理的10大事項,包括國家數位發展政策、通訊傳播與數位資源的規劃、推動,及數位科技應用與創新發展環境的建構等。

日期:2021-12-28

政治社會

前線專訪》台灣申請加入CPTPP關鍵六問 經貿總談判代表鄧振中: 「此時不做,什麼時候才做?」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是台灣從事經貿談判的第一把交椅,過去十年也全程參與加入CPTPP的籌備工作。台灣申請加入CPTPP以後,鄧振中接受《今周刊》專訪,分析政府未來談判重點,以及面對中國搶先申請加入的對策。

日期:2021-10-06

教育

台灣第一所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透過18周行動專案、導師制度、議題討論,建構社會創新人才所需的思惟與技能,期待他們能在營利企業與社會創新組織間流通,促進讓社會更永續的正向循環。

日期: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