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簡單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簡單共有10000項結果
全球股市

存股是什麼?2024年底有適合推薦投資的?「學會看指標」輕鬆學會怎麼買!

近幾年許多投資達人以親身經歷推廣存股優勢,持續買進一檔好股票長期持有,讓存股旋風席捲全台。有機會年領百萬股息,實現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目標,讓人人都心動,但你了解存股是什麼嗎?或者真的懂該如何存股?透過本篇一次完整分析,從指標、標的完整說明,輕鬆了解存股、學習投資理財!

日期:2024-10-13

生活消費

通膨是什麼? 黃金、原物料、金融股...如何投資才能抗通膨?要清楚了解才能避免前前輩通膨吃掉!

在論及整體經濟情勢時,最常被提到的字眼,還是「通膨」(inflation)。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爆發後,各國央行為了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紛紛採取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並釋放大量資金進入市場,帶動股市、房市上漲,但也因此引發外界對通膨的擔憂。對多數民眾而言,通膨最令他們「有感」的地方,就是物價上漲。究竟通膨影響有多大?

日期:2024-10-13

職場

為何《黑白大廚》幾乎都男的...男生做菜更有天份?女主廚揭廚房13年心得:辛苦又低薪「還留一輩子後遺症」

看完Netflix韓綜《黑白大廚》,大家應該有注意到大部分的廚師都是男的吧?女廚師當然也有,可是就是數量比較少,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的,那是為什麼呢?因為體力。

日期:2024-10-13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547期︱降息會讓金融股受惠嗎?

降息有助於刺激經濟活動,鼓勵個人消費與企業借錢投資,基本上有利於金融股。問題是,金融產業大體可劃分為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它們對降息受惠的程度深淺不一。

日期:2024-10-11

ETF

本金不多、又希望提早退休?達人年領百萬被動收入:財富自由5種投資法,「高股息存股法加強版」快速滾錢

今年也進入最後一季了,不知線上的朋友們,是否有認真去計算本年度的股票經營績效?以今年來說,若投資策略沒太大問題的朋友,應該是正績效的居多吧?

日期:2024-10-11

ETF

00929配息0.2→0.14,高息ETF玩完了?為何00878、00919不受影響?配息縮水的原因看這裡

為何高息ETF有些能維持高配息?有些配息卻開始減少?過往投資人對於高息ETF的印象都是年化配息率約在5%至6%間。為何最近一兩年,高息ETF卻突然可以配發年化8%甚至年化12%的股息?以下請看我的解說...

日期:2024-10-11

勞保勞退

勞保掛在職業工會好安心?媳婦1句話「婆媳退休金」全泡湯、年資消失…達人揭這2類人才能加保

推估全台約有300萬人將勞保掛在職業工會,但別以為就此萬無一失,達人提醒,只有自營工作者、無一定雇主者等2類人能加保職業工會,並舉出真實案例,1對婆媳一起販售自家農產品,也在同1個職業工會加保,卻因媳婦脫口1句「幫婆婆賣」而被勞保局認定有僱傭關係,除媳婦不屬於自營工作者,婆婆也被認為是雇主,同樣不具加保職業工會資格,兩人投保年資不計,勞保保費也被沒收,損失慘重。

日期:2024-10-11

政治社會

藍轟卓榮泰稱「禁伐條例」補償「浪費公帑」...政院人士一字不漏還原現場:遺憾斷章取義

立法院上會期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修法,將補償金由每年每公頃3萬元提升至6萬元。為此,藍營政治人物群起痛批行政院長卓榮泰竟然有「浪費公帑」之失言。政院人士澄清,卓揆當時第一時間就予以否認,且其並不認為相關預算編列是「浪費公帑」,也強調預算編列若違反國家財政紀律,將造成財政失衡,對於外界斷章取義,他們感到相當無奈與遺憾。政院人士還原,當時國民黨立委廖先翔在質詢卓揆,且在回應卓揆有關執政經驗的分享時,援引「宣誓條例」文字,提到「宣⋯」字,並指以「恪遵中華民國的憲法,遵守中華民國的法律」等「宣誓條例」第6條第2項有關宣誓誓詞相關用語回復。政院人士澄清,隨後,卓揆旋即以誓詞中內容,幫廖先翔補充「不浪費公帑」等語,是表明行政機關在宣誓誓詞的精神下,對預算編列都會錙銖必較。

日期:2024-10-09

房地產

數位轉型定義介紹:4大關鍵競爭力,信義房屋用成功案例告訴你!

在這個AI浪潮來襲的年代,數位轉型儼然已經成為企業不可少的重要經營指標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2027年全球將淘汰8300萬個職位。由於科技快速進展帶來的巨大衝擊,推動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日期:2024-10-09

科技

AI滅絕人類,不是杞人憂天!《人類大歷史》作者:工業革命帶來數千萬人死亡,控制AI要付多少代價?

許多專家警告,AI正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但也有其他專家認為,這種警告是杞人憂天。如果今天講的是核武,大家都很清楚危險所在;但講到AI,就很難看懂這究竟是危險在哪?從工業革命的歷史,就能幫助我們瞭解這場新的「AI革命」與生俱來的危險。

日期: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