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襲來,不少企業將其視為推動未來轉型的關鍵力,AI技術的發展為產業帶來更多創新,例如,在零售業,AI應用可以預測消費者需求,提供精準行銷,並改善顧客服務。在製造業,AI應用可以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產品質量,並降低生產成本;在醫療領域,AI應用可以減少醫事人員行政作業時間,協助疾病診斷,提升醫療品質。在這個大規模拓展AI/ML應用的階段,可以常聽到發展AI訓練有三大要素:數據(Data)、算法(Algorithm)、算力(Compute Resources),這些要素共同決定了AI模型的效能和效果,其中「數據」橫跨整個AI開發的生命週期,充足的數據資料量及有效的數據基礎建設,將是影響AI成敗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說,企業的「數據策略」是發展AI應用前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導入AI和數位轉型一樣,企業應該以終為始,評估可行性與最終目標,而非盲目跟風推動AI。
日期:2024-08-07
(今周刊1441)科技業缺人已是常態,青春活力滿載的Z世代,成為企業必爭資源,即將迎來五十周年的資深企業光寶科技,提出細膩的人資計畫,養出自己的生力軍。
日期:2024-07-31
日前根基營造假台大梁國樹國際會議廳舉辦「低碳循環台灣.永續耐久營建」研討會,超過百位建築與營建產業者、土木技師及建築師參與,由臺灣營建研究院院長呂良正進行專題演講,探討營建業ESG、低碳建材與工法及淨零轉型等議題,解析國內外減碳發展趨勢,聚焦淨零轉型機會。
日期:2024-06-26
週四(6/13)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再度出乎市場預期,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及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0.25個百分點),出手收回市場熱錢。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調升存準率 1 碼約收回市場游資 1200 億元,可解讀為「貨幣政策是進一步緊縮」。被問到央行這次升準,對於房市、通膨都有影響,楊金龍強調,選擇性管制是要針對「量」而非針對「價」,這次要給市場的訊息是「房地產」,而不是通膨,但也會對通膨預期有抑制作用,很難切割其作用力。至於台股創新高,楊金龍仍然重申要「居高思危」,外資進進出出,幾乎相互抵銷,反而本國資金比較熱絡,就是在瘋AI,央行會注意半導體、伺服器、電子零組件等產業對外匯市場的供需。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新台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自7月1日起實施。另外,針對外界關注央行第六波打房措施,央行宣布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六都及新竹縣市)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從7成降為6成,自週五(6/14)起實施。
日期:2024-06-13
《今周刊》主辦「2023 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秋季場」今(11/6)於政大公企中心登場。本屆以雙軸轉型為主題,解構「數位轉型 X 永續轉型」前瞻趨勢,邀請到了政府界及企業端的講者分享,上午由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Uber Eats台灣總經理李佳穎帶來精彩的專題演講。
日期:2023-11-06
近年以來,市場上大中盤指數,如滬深300和中證500,呈現持續低迷的態勢。與之相反,小盤風格的指數卻展現出強勁的勢頭,其中以國證2000指數代表的小微盤指數,逐漸引起市場的重視。
日期:2023-08-14
根據資誠《二〇二三全球暨臺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指出,二〇二二年臺灣有四六%家族企業達到雙位數的營收成長,其中擁有「強大數位能力」的企業,獲得雙位數成長的比例多出一〇%,印證越早擁抱數位轉型,越能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日期:2023-06-28
長達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漸漸緩和,當全人類終於見到後疫情時代的曙光來臨,此時面對的挑戰,反而更加艱鉅:地緣政治角力頻頻上演,供應鏈秩序大亂,加上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膨襲擊,使得政經局勢日益複雜,在在考驗企業的經營韌性。
日期:2023-06-16
氣候危機威脅迫在眉睫,二○五○淨零轉型不僅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目標,電子資訊產業是臺灣重要護國神山群,隨著國際大廠品牌將供應鏈碳足跡與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評選指標,「二○二三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透過與國際大廠交流,攜手推展國內供應鏈加速減碳淨零進程,聯手產業公協會訂定產業淨零目標與策略,邀產官學界集思廣益,推動以大帶小協助供應鏈導入系統化盤查,促成產業節能減碳科技示範應用,讓ICT產業邁向高效、低碳與智慧製程,搶攻永續新商機。
日期:2023-06-15
長照、生醫產業熱門,長庚大學EMBA結合理論與實務,邀請台塑集團高階主管擔任業師,串連跨領域人脈,協助學員蹲穩馬步,轉型或創業更成功!
日期: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