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空虛感,是退休前的人沒辦法想像的……就是一種『不甘心』的感覺。」今年六十三歲,從永豐餘退休的蔡錦麟一邊說,一邊從中壢火車站一步步走到中壢市中心。不論到哪裡,他都喜歡慢慢走路,「因為時間很多嘛!」他笑著說。不過他也沒想到,自己有機會運用過去所長,來當「高年級實習生」,幫助中壢的喜憨青年成功開店,一圓創業夢。
日期:2016-01-07
2016開年,我們很遺憾告訴你: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正式超過14歲以下的青少年人口;而且,台灣在2018年就會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在這個最關鍵的老化階段,我們只有7年的時間,而台灣面對這個跨世代的挑戰,還沒有覺醒。
日期:2016-01-07
30年前,台灣對「打擊樂」很陌生,但如今「朱宗慶打擊樂團」卻成響叮噹的音樂招牌。從3歲兒童才藝訓練到國際大師來台表演,一手包辦。創辦人朱宗慶有著藝術家的浪漫;更帶著實業家的精明。他在火鍋店創團,上綜藝節目搞行銷。他讓音樂雅俗共賞,進攻國際市場,用鼓棒撐起不墜的音樂江山。
日期:2016-01-07
越南胡志明市的街頭,飄揚著東協10國旗幟,東協共同體今年年底成立,6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市場之所在、工作之所在,領年薪百萬、跨文化經驗、累積資歷、尋找創業機會……。出走的理由很多種,但最大的共通性是,離家3000公里已是職場新選項。
日期:2015-12-24
一條湄公河,連結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今,它已不再是外配、外勞的來源地,也不僅是台灣年輕人下南洋端盤子的等號。一群來自台大、政大、清大等知名學府的七年級生,紛紛離開台灣的舒適圈,選擇在這裡上班!《今周刊》採訪團隊飛越一萬公里,深入東南亞四大城市,追蹤這些年輕人的海外奮鬥經歷。他們,領年薪百萬、跨文化經驗、累積資歷、尋找賺錢機會……。出走的理由很多種,但最大的共通性是,離家3000公里,已成為台灣年輕人的職場新選項。
日期:2015-12-24
在手機晶片廠兩大勁敵高通和展訊殺價夾擊,與中國清華紫光集團挾巨額資本逼合併的情況下,聯發科技術不斷推進,毛利率卻因對手殺價,逐步下跌,何時止跌,還沒人知道……。
日期:2015-12-17
過去十多年,產業秩序變調,中國企業急起直追,面對全球化競爭,台灣企業要存活,學習跨國併購力,已刻不容緩。台達電併購挪威企業,是甩開對手,跨足歐美市場的重要開端,值得台灣企業借鏡。
日期:2015-12-10
很長一段時間,擁有大學文憑,就等於擁有競爭力;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台灣的高等教育,因為政府的浮濫開放,逐漸失去人才分流功能。供過於求的大學院校,更因人口結構變化,面臨生存危機。少子化與招生懸崖,只是台灣高等教育長期弱化的引信,更非只是後段班大學退場轉型,就能徹底解決。
日期:2015-12-10
在私立大專院校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仍有許多私校的競爭力蒸蒸日上,能夠與時俱進,發展出符合時代需求的特色系所。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