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等於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等於共有7328項結果
ETF

兆豐金、00878、0056...存股新手從「2年10張」開始:高股息ETF、金融股,16檔快速分析

在存股的領域,最常看到的就是「X年存5百張○○○」的標題,但一般存股的標的,不管是金融股或是ETF,假設股價平均用20元來算,1張就要2萬,500張就是1千萬,請問你認為X等於多少比較合理?

日期:2023-01-05

房地產

一度快被總部放棄 商仲女王如何救起台灣CBRE 從虧損到獲利創新高 朱幸兒5年逆襲路

在業績掛帥的外商公司,世邦魏理仕台灣去年營收與獲利再度創新高,過去五年,董事總經理朱幸兒是如何在疫情艱困環境下克服驚濤駭浪、再寫傳奇?

日期:2023-01-04

政治社會

多空消息公布前 罕見大量「春江水暖鴨先知」 高端內線交易疑雲 四關鍵時點藏貓膩?

一年半內,高端疫苗從不到三十元衝破四百元,如今被指期間暗藏內線交易疑雲。《今周刊》爬梳重訊時間軸與交易量,從中探究值得深查的交易時點。

日期:2023-01-04

房地產

打炒房喊3年房價還是下不來,沈富雄的「375大折價」提案:自備款政府出、購屋人付房貸可行嗎?

高房價已讓年輕人不婚不生,甚至連這次選舉都不出來投票,淪為真正的躺平一族,終極解決之道似乎很清楚,就是讓房價回歸合理水平,讓年輕人買得起房,但是政府喊打炒房3年了!房價還是跌不下來,年輕人仍買不起房,那要不要改變一下思維,改由國家幫年輕人來買房呢!

日期:2023-01-04

傳產

證交所重罰泰山200萬元,創史上最高紀錄! 原因有這三項 「還要求董總去上課」

台灣證交所今(3)日傍晚公告,上市公司泰山(1218)由於違反內部控制制度及重大訊息申報規定,因此處以新台幣200萬元違約金。據了解,200萬元罰款已經超越先前2022年7月證交所對如興(4414)的150萬元,創下證交所對上市公司罰款的最高紀錄。

日期:2023-01-03

金融

2023投資展望:股市先下後上、債市已見曙光

景氣循環進入谷底,投資又將產生質變

日期:2023-01-03

美食旅遊

歐洲人的長天期旅遊,國旅住這間也能辦到!「在花蓮艾美周圍慢跑…」老謝悟:飯店業者可思考2件事

飯店與腹地經營經常在外面旅遊的人,找飯店及餐廳都是很重要的功課,除了飯店本身的住宿功能,酒店外圍的環境也很重要,因為這是飯店外的腹地延伸。

日期:2023-01-03

理財

家裡欠債2千萬,20歲小護理師如何8年在台北買一間房,還存下500萬現金?零本金翻身真實故事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日期:2023-01-03

健康

丈夫40歲第1次健康檢查就發現肝腫瘤!陳月卿為愛成「養生控」:20多年來早餐維持1習慣

研究、實踐健康養生近30年,對自己的身體了解愈多,我就愈崇拜與尊重它,也愈覺得應該好好對待它。我們的身體是上天一個絕妙的設計,它很聰明,也有多重防衛系統,只要好好對待,它是不會生病的。

日期:2023-01-03

國際總經

C羅收下史上最肥合約!一年2億歐元效力阿拉伯球隊「每分鐘賺1.2萬台幣」,昔「不在乎錢」言論遭譏

C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今(31)日確定轉投沙烏地阿拉伯的艾納斯(Al-Nassr)職業隊,雙方簽下的合約據信超過2億歐元(約66.8億台幣)。而他先前「不在乎錢,只想在最高水準聯賽繼續職業生涯」的一段話,在社群媒體上引來無情的抨擊。

日期: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