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第一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第一次共有6314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何時進來?莊人祥曝最新進度:最快10月 7歲女童沒確診「卻中MIS-C」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8)日公布國內新增30,47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314例本土個案及16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31例死亡。

日期:2022-07-08

理財

拿洗菜水擦地、洗澡水洗衣...一家三口「月花1萬」!6年級的她挑戰幾年內還千萬房貸、環遊世界

「我們要挑戰在幾年內還千萬元貸款。」黃慧馨和先生張偉明2年前從台北市搬到桃園,背負1000萬房貸。因個性「不喜歡負債」,他們維持過往的節約生活方式,一個月家庭開銷只有1萬元,將省下來的錢和投資獲利,全拿去還房貸。過去,他們曾經成功挑戰3年還清400萬元房貸。現在兩人已到中年,手中有存款,以及多年來相當不錯的投資獲利,她自信道:「應該會成功!」

日期:2022-07-07

品味收藏

剃頭師傅變台灣一代茶師,他做的好茶「陳泰銘也愛」!保利拍賣一克1200元吸藏家搶拍

凍頂烏龍茶是台灣茶的代表,1980年代被視為凍頂烏龍巔峰期,那年代崛起的茶師是出身於南投鹿谷的陳阿蹺。他於1982年得到「特等獎」的凍頂烏龍茶,現在一斤要價160萬元,為全台最貴,被視為藏茶界的「勞斯萊斯」。在台灣,陳阿蹺的收藏者包括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等。陳阿蹺的老茶難尋,王德傳茶莊創辦人王俊欽將收藏多年的陳阿蹺老茶割愛,7/10將在保利香港上拍。

日期:2022-07-06

職場

騎一匹瘦馬逃離中國,倪匡從日領2元9角工人成創作奇才:他預言香港「死亡」,一生堅守自由靈魂

香港名作家倪匡辭世,由他腦海所創造的奇幻宇宙,不斷挑戰讀者想像力的藩籬,有時也讓人不寒而慄;而他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預測,同樣精準地令人匪夷所思。

日期:2022-07-06

健康

獨家》219位精神科醫師大調查,教你如何面對自己與親友的情緒地雷 當憂鬱症來敲門

編按:歌手李玟晚間驚傳過世,享年48歲。她的親姐在臉書發文證實,李玟數年前罹患抑鬱症,長時間和病魔抗爭,近日病情卻急轉直下,7月2日在家中輕生,送院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經醫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3天,仍然今(7/5)與世長辭。今周刊於1350期即以憂鬱症為封面故事,完整報導這個疾病。(原文刊載於2022/11/2,更新時間為2023/7/5)

日期:2022-07-05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91期︱通膨壓力有舒緩跡象,不要對「升息」過度恐慌

近來股市大跌,許多國家股市,包括台股在內,已從前波高點下跌逾20%,進入熊市。很多人把這次大跌的元凶算在通膨、升息,以及可能的經濟衰退三隻怪獸頭上。我們想說的是,通膨與升息沒您想的可怕,經濟如果真的衰退,反而可能是個利多!?

日期:2022-07-04

政治社會

悼倪匡!22歲偷渡至香港,首份工作是鑽地工人,僅初中學歷成「年賺200萬港元」科幻奇才

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倪匡先生週日(7/3)離世,享壽87歲。倪匡與金庸、黃霑和蔡瀾並稱「香港四大才子」,是兩岸三地和全球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劇作家、評論家。作品包括《衛斯理系列》 、《原振俠系列》、《女黑俠木蘭花系列》等。本文綜合整理自江迅所著,倪匡自傳《風雨任平生:倪匡傳》。

日期:2022-07-04

生活消費

對咖啡一生執著的匠人之心

為求一杯好喝的咖啡,他願意花二年,並耗損超過上百斤豆子來改善烘豆品質,並不厭其煩地將七支莊園咖啡豆不斷重複排列組合,終在二十一次後,成就經典V21的完美比例。他,是湛盧咖啡創辦人廖國明,堅持用究極烘焙工藝的執著,展現對咖啡的鍾情熱愛。

日期:2022-07-04

台股

台股破萬五,股票只要沒賣就不算賠?她20年見證多次股災、2度瀕破產奉勸:不認賠,你會賠更多

「『跌得越深,就要蹲得越低』,每一次的失敗都是累積經驗值,曾數次在股海中大起大落的我,在最後一次慘賠之際,決定重新檢視每一個交易環節,記得當時每天睡不到3小時,靠著手繪K線圖,研究台股歷年走勢,終於打造屬於自己的『超簡單投資法』,重新出發之後,不再整天盯盤,就能輕鬆獲利。」

日期:2022-07-01

職場

你的瘋狂idea,如何說服天使投資人掏錢?先問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

2003年,年僅19歲的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成立Theranos公司,野心勃勃要推出自助驗血儀器,只需幾滴血就能進行疾病分析,陸續吸引投資人投入鉅額資金,一度被稱為「女版賈伯斯」;但當霍姆斯發現技術上無法克服時,她竟製造假儀器並公開造假數據,讓投資人誤以為事情順利開展,直到被揭穿後遭到控告,於今年(2022)初共有4項罪名成立,恐將面臨最高80年刑期。新創公司的投資,究竟是風險還是機會?

日期: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