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財報除了可以當投資工具,對於個人的理財規畫也很重要。比方說,透過財報的架構,我們可以藉由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更清楚的掌握個人的收入與支出,找到最佳的資金配置方式。同時,也能培養有紀律的財務管理習慣,讓資產穩步增值。本文作者銀行家PaPa擁有超過15年的金融經驗,長年研究財務分析、企業評級,卻曾因迷上改車,每月背上18%的卡債。這段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理財的重要性。他發現,銀行評估是否放款的方法,同樣適用於投資股票,例如:毛利率、償還能力、現金創造能力,他自己買進台達電,半年內就獲利20%,同時,作者也提到,投資股票前看清公司的財報,才能避免遇到渣男股。
日期:2025-02-07
編按:川普2.0關稅戰上路,潛在的經濟危機讓投資人愈來愈憂心,紛紛轉向避險資產,金價(2/5)再創歷史新高,黃金現貨一度觸及2900美元、黃金期貨收每盎司2893美元。聯準會官員近日預警,通膨風險將隨著川普關稅計畫升高,依照現下物價前景的不確定性來看,Fed更應放緩降息腳步。而黃金被視為通膨對沖工具,加上沒有利息,在高利率環境下可能會削弱吸引力,所以利率前景將是金價後市觀察重點。高盛分析師、花旗集團都預估未來一年內金價可望攀升到3000美元。
日期:2025-02-07
大S徐熙媛過年赴日家族旅遊,不幸得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並於當地火化,週三(2/5)骨灰在家人的護送下搭乘VistaJet私人包機回到台灣,將放在家中不入塔。S家選擇包機返台,是為了能保有隱私以及讓事情進行更迅速,但費用到底是誰處理卻是有不同說法,中國網路盛傳是大S前夫汪小菲包辦,但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包機相關事宜是妹妹小S徐熙娣和老公許雅鈞打理。而運送大S返台的私人飛機公司Jetbay晚間發出聲明證實,所有費用皆由徐熙娣全額支付,與網上流傳其他說法無關。
日期:2025-02-06
我們將開始密集設定存股池追蹤企業的2025年獲利期望值。如同字面意義,獲利期望值是我們對所投資公司2025年獲利的一種「期望」,期望與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有落差。不過,期望值的設定能讓我們對個股有一個評價基準,也能作為日後進行修正的依據。
日期:2025-02-06
編按:近年颳起AI旋風的輝達(NVIDIA),堪稱「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2024年底,輝達不僅取代英特爾(Intel)入列道瓊工業指數,並且再度超越蘋果、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隨著輝達登上全球市值龍頭寶座,其傳奇執行長黃仁勳也名列全球前十大富豪之一。本書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是居住於美國洛杉磯的財經記者,曾經貼身採訪黃仁勳超過六次,並在黃仁勳給予前所未有的授權下,採訪近200位親友、輝達共同創辦人、員工與競爭對手,取得最詳實獨家的商業內幕,並真切解析黃仁勳的傳奇人生與管理之道。 「黃仁勳有其溫暖的一面,但同時也很情緒化,被問題惹怒時,還曾經對我飆罵一頓!」維特透露黃仁勳會公開訓斥部屬,因為希望大家都能學習失敗經驗,部屬曾以「如同把手放進插座裡」來比喻跟他相處的壓力感。 究竟維特筆下的黃仁勳有何魅力?為何員工怕他又愛他?以下是《黃仁勳傳》的精采摘文。
日期:2025-02-06
今周刊編按:遠東新(1402) 新竹縣新埔鎮紡織廠棉六場北廠,在週四(2/6)凌晨2點53分疑鍋爐爆炸引發大火,已知有2人死亡、5人重傷及14人輕傷,遠東新在盤前即發重訊說明,氣爆事件發生後立即通報消防隊進廠協助,火勢於3點半左右撲滅,詳細起火原因仍待調查中。遠東新表示,廠房及設備損失尚在估計中,發生事故的聚合設備目前日產160噸,對生產營運無重大影響,有投保全險,對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並透過新聞稿回應,對於受傷員工將全力救治,竭力協助家屬做好相關撫恤工作,造成社會不安向民眾致歉。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在公司服務近9年的35歲值班主管,最近才剛升工程師,在接獲內部火警發報系統前往查看時,瞬間被氣爆噴飛當場喪命,而另一位送醫後不治的43歲工程師,在廠服務約4年多,董事長徐旭東交代要從優撫恤。受到氣爆事件影響,遠東新股價開盤即下殺逾2.4%,隨後在消息漸趨明朗下往平盤靠攏。根據ETTODAY報導,這次的爆炸已經是該廠6年內第5次發生意外,附近居民對於這樣的事故都是膽戰心驚。凌晨的爆炸威力之大,連竹北市民都感受到震盪,不少民眾在社群平台第一時間表示,聽到很大的爆炸聲,連地板都能感受到震盪,黑煙也是肉眼即可見,對於空氣品質也是感到有疑慮。
日期:2025-02-06
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四日,科隆歌劇院史上第一次舉辦爵士鋼琴獨奏會,從敲定歌劇院檔期、邀請爵士樂手、賣票到準備鋼琴,幕後推手竟是十七歲小樂迷。
日期:2025-02-05
農曆年前,中國地產一哥萬科、香港第四大地產商新世界發展都瀕臨破產危機;最終,萬科被深圳市政府接管,新世界則掏出估值高達五千億元的大樓抵押給銀行,暫度難關。
日期:2025-02-05
(今周刊1468)DeepSeek的崛起,顛覆了市場對AI發展模式的想像,也讓高算力雲端AI供應鏈個股,面臨評價修正的壓力,究竟這樣的台股震撼彈,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在AI供應鏈的布局上,又該有哪些與以往不同的思惟?
日期: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