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今年迎來「諸羅建城320年」,當年阿里山豐沛木材資源,催生出東洋第一的嘉義製材所,揭開「木材城市」半世紀風華;隨著森林進入休養生息階段,山城下的6千棟人文森林木造老屋,散發曖曖內含光,值得旅人尋寶探秘。暑假將至,不妨規劃一趟色香味滿盈的木都行旅,從二通入口出發,循著舊城時光軌跡,感受美學設計與歷史傳承對話,無形中讓永續走入全民日常,成為支持青年創業、地方創生的夢想孵化基地。
日期:2024-07-03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雲林縣長張麗善以「氣候變遷下雲林的韌性與創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雲林縣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讓農業大縣走出新道路。「雲林是台灣的廚房!」專題演講一開始,張麗善以雲林為農業大縣的背景開始談起,「你吃的三把蔥裡面,有一把是雲林的;你吃的三條豬,有一條是雲林的!」她舉例。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台灣糧倉,是最大的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他在2018年上任縣長時,雲林的農業產值769億元,到了2022年,成長了130億元,達到了890億元的規模,甚至還打出自己的「雲林良品」的品牌。只不過,雲林的農業產值提升,但對於雲林廣大的農業人口而言,卻依然不夠多。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66萬人口,有49.7%、將近33萬人口從事農業,換算下來,所有從事農業的人,一年收入約25萬元,遠低於勞工基本工資。「雲林要兩脫,第一要脫胎換骨、第二要脫離貧窮」,張麗善坦言,雲林的背景相對艱困,除了高齡化還有少子化,「50歲以上的人佔雲林人口比例超過65%,65歲以上超過20.7%」,還「生不如死」,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8千人,出生人數3、4千人。雖然面臨挑戰,但張麗善表示,雲林仍不遺餘力要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就已經透過縣務會議成立SDGs團隊,也有出版自我檢視報告,透過大健康產業、永續農業建立韌性的綠色產業,更成立極端氣候變遷辦公室,因應未來氣候挑戰。
日期:2024-06-26
(今周刊1406)「我們這裡房子有一半是沒有住人的,聚落中127人,平均64歲。」在雲林縣水林鄉灣西村一座小黃瓜農場內,36歲的青農黃衍勳,指著周邊一片寂靜的老舊房舍侃侃而談。
日期:2023-11-29
如果說,台北市在近十年有所謂的東區門戶計畫、西區國門軸線翻轉等兩大建設亮點,那麼從來不寂寞的,就是這座城市的中軸線──持續轉型、再生的中山北路。隨著各界高度關注北士科火熱開發的外溢效應,中山北路一路走來的資產開發亮點,精采程度也絕對值得聚焦關注。
日期:2023-10-25
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曾說:「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時藝多媒體董事總經理林宜標很喜歡這句話,它也代表了他的職涯。自從1989年7月2日踏入民生報活動企劃組後,就和展覽、活動寫下了不解之緣。這份工作,他一做是34年。他將過去的展覽經驗整理成「開展 藝術商業特展大解密:台灣展演20年全紀錄」,週五(5/19)舉辦新書分享暨簽書會,全台重要博物館及美術館館長都出席恭賀,也代表著他的好人緣。
日期:2023-05-20
企業看好新莊副都心未來發展潛力,未來可望成為東京、台北的台日黃金三角商務CBD(中心商務區)中Mega Citycore(超級城區核心),搶進新莊副都心,亞昕集團看好商辦保值性、未來性,在新莊副都心核心區推出「亞昕森商務」,替企業規劃50~550坪的頂級A辦,發揮帶路金雞母功效。
日期:2023-04-12
花蓮新城有一間特別的「書店」,它不賣書,而是免費借閱上萬本書給民眾,且為在地居民打造一個閱讀、講座、展演合一的空間,書店創辦人胡文偉來自台南,當初成立書店,是為了提供給當地國小棒球隊學童一個舒適的課輔空間,卻因此為新城注入一股新能量。
日期:2023-03-09
電力是現代化生活的基石,也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從電廠發出的電,不管是民生用電、工廠用電、交通運輸用電,都要從變電所進行電壓轉換後,透過輸電線路將電傳送到用戶端,因此輸配電網路必須深入每一個角落,才能穩定地將電提供用戶使用。
日期:2022-12-06
最近房貸一直升息,許多房貸族不免開始擔心「萬一貸款繳不出該怎麼辦?」你也有這種擔憂嗎?先別急!這篇文章將告訴你:●不繳貸款的後果●預防貸款繳不出的方法●貸款繳不出的7種解決方法看完這篇文章後,相信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日期:2022-11-18
隨著11月26日大選日期逼近,宜蘭縣選情格外激烈,民進黨派出現任宜蘭市長江聰淵,對上現任縣長林姿妙,由於兩人支持度差距不大,加上現任縣長林姿長官司纏身,被視為有望藍天轉綠地的重點縣市。
日期: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