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空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空汙共有317項結果
生活消費

「光陽GP」太便宜難把妹!他想換10萬元這款被勸退 機車為何這麼貴?1方法享補貼「最高8300元」

一台新的機車不到4萬元有找你相信嗎?光陽日前祭出市場上最大優惠,「國民神車GP125」只要3萬9800元就能帶回家,且業者喊話力拚年底前交車完畢,短短幾天已經破萬張訂單。一名母親打算替剛升大一的兒子也添購一台GP125,沒想到兒子當場變臉,認為機車便宜難把妹也會被同儕笑,表示想要購買要價10萬元的帥氣「新勁戰」。如果最近有想買機車或換車打算,其實政府也有相關政策,最高補貼可享8300元。

日期:2023-08-19

政治社會

協和電廠轉型路迢迢 改採地熱、生質能發電有解? 台電溝通不足 四接開發案注定紛擾

四接開發案自今年五月以來,環評初審已三度流會,爭議愈演愈烈,連環團內部也意見分歧。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部分學者建議,天然氣並非唯一選項,台電應思考其他可行之路。

日期:2023-07-12

科技

德風健康館重磅邀請粒線體醫學權威 恩世蔓博士訪台深度交流

有一句格言是這麼說的:善意是人們與命運對話的語言,具有左右命運走勢的力量。德風健康館引進德國目前備受關注的粒線體醫學,這或許就是善意改變命運最貼切的形容。

日期:2023-07-06

傳產

四接蓋不蓋?環團陷路線之爭!詹順貴:台電環評沒有違法

四接爭議不斷,反對團體直批四接填海造陸新方案,違反環評程序,並要求協和應改建為再生能源電廠。但今日(6/29)則另有環團和學者召開記者會,宣示支持台電「以油改氣」,舒緩供電缺口、改善地方空污,而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更表示,台電四接案並無違法。環團內部路線之爭,宛如三接衝突再現,引發關注。

日期:2023-06-29

健康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健康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健康

脫口罩後的顏面危機 每天擦防曬乳簡單又安全 遠離曬斑、皮膚老化 夏日抗陽大作戰

你脫口罩了嗎?肌膚看起來幾歲?炎炎夏日,躲不掉陽光,紫外線不但會在臉部刻畫斑點,還會讓肌膚出現皺紋、失去彈性,該如何防範?

日期:2023-06-14

美食旅遊

她列10缺點「不想再去」遭韓網炎上:台灣更可怕...韓國也曾是「行人地獄」,做了哪些事擺脫臭名?

據統計,在新冠疫情前(2019年)每年約有126萬台灣人赴韓旅遊,位居韓國國際觀光客第3名;韓國觀光公社表示,自2022去年第4季度恢復國際旅遊後,今年1月份即有4萬9477人次台灣旅客訪問韓國,交通部觀光局則統計,今年截至3月上旬,來台旅客居住地第1名為韓國。不過,一名台灣網友列出10點,指說去首爾旅遊,再也不想去韓國了。沒想到該則文章被翻譯到韓國論壇,引起韓國網友討論,「剛去過台灣,有幾點台灣也一樣吧」、「我覺得台灣更可怕」,不少台灣網友認為,這種文根本不需要翻譯至韓網企圖製造紛爭,「哪個國家沒有缺點?」

日期:2023-06-12

健康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霸榜41年,肺癌居冠…醫籲「這檢查」不能少:不抽煙也要做

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人數較2021年增2萬4,266人,年增13.9%。而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次為心臟疾病,新冠肺炎則首度入榜,並由上一年度的19名躍升為第3名。

日期:2023-06-12

政治社會

民營電廠機組破管,台電急祭「需量競價」高價10元買電 沒下雨為何太陽能沒發揮作用?發言人這麼說

4月供電就開始吃緊!有民營電機組破管、故障,加上高溫用電飆高,擔心夜間電力不足,台電昨緊急動用「需量競價」措施,出價最高10元向民間買電,最終夜尖峰備轉容量挺住9%,不至於跌到「供電警戒」橘燈,度過緊張一天。

日期: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