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為人類食物來源,也是人與自然間的重要紐帶,位居淨零排放要角。結合工業與高科技所帶動的農業低碳循環模式,透過更完善的農業減碳行動,在生產、享受美好食物的同時,也為地球的永續貢獻一份心力。
日期:2023-06-20
國內成衣雙雄股王儒鴻(1476)、股后聚陽(1744),明年不約而同計畫進行交棒,儒鴻週四(6月15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被問到退休交棒時,直球回應「有!我做到明年6月30日」。不過他也坦言,這是他的理想值,未經董事會通過前都都不是肯定句。其實,今年72歲的洪鎮海早在2015年就開始為交棒做準備,也對外表示,「儒鴻傳賢不傳子」、「小孩不一定要當接班人」。2018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執行長 50 強」名單出爐,被歸為傳統產業的儒鴻,能擠進前5名實屬不易,若單看幫股東的賺錢能力,洪鎮海更穩居第1,超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此外,儒鴻股價也曾一度超越昔日電子股王宏達電,創造出「儒鴻概念股」,證明紡織業不是夕陽產業,而是足以媲美電子業的高科技產業。30多年前,洪鎮海織出台灣第1匹彈性針織布,這位「紡織業的魔術師」是如何帶領儒鴻,以飛躍的成績,讓沉悶已久的台灣紡織業揚眉吐氣?
日期:2023-06-15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曾靠著製造業帶動日本總體經濟復甦,甚至在終身雇用、年功序列制、企業內工會等「三神器」的加持下,為日本締造了半導體王國的神話。但,隨著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30年,日本產業蕭條已久,疫後的日本究竟是否能趁這波開國熱潮,抓住制霸東亞的門票?
日期:2023-05-31
編按: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行政院在7/28正式宣布農業委員會改制的農業部,將於8/1掛牌成立,首任農業部部長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任。 農委會即將升格農業部,「末代主委」陳吉仲盤點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面臨的農業挑戰,對未來農業部還能做更多什麼,特別點出氣候變遷與農業永續兩大主軸,以及延伸出的「疫病」、「糧食安全」、「農地零碎化」甚至「假訊息」等挑戰。少時曾經歷家中經濟被口蹄疫擊潰的陳吉仲,特別談及疫病議題表示,政府除針對口蹄疫已在2018年成功拔針、2020年6月成為非疫區,同時守住非洲豬瘟,接下來鎖定日治時期就存在的傳統豬瘟,目標是在2024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成功申請為非疫區。
日期:2023-05-29
第一眼看到38歲、已務農10年的青農任永旭,可能很難想像他是一位農夫,尤其是每到冬天,當膚色漸漸變白時,許多人看到他都會問:「你真的有在種田嗎?」從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後,任永旭頂著台大碩士生的光環,從都市走入花蓮田間,與稻米結下不解之緣。
日期:2023-05-25
遇到無法阻擋的困難,你會怎麼做?2002年台灣即將加入WTO,農業是海嘯第一排。台東池上建興碾米廠第三代經營者梁正賢明瞭,農民生計將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幸好,早在1994年他已著手轉型,在自家3公頃水稻田試行有機,讓池上成為台灣最早推動有機米的鄉鎮,也是第一個取得產地認標章的地區。20多年來池上米不但創下台灣最高米價,他更實現想讓農民「走路有風」的心願。
日期:2023-05-19
隨著108課綱開始推行,台中市政府教育局結合其「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鼓勵各學校推動及強化食農教育。幾年下來,早已成果纍纍。
日期: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