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種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種植共有1177項結果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台灣第一家「碳中和」餐廳曉鹿鳴樓 攜手上下游打造碳中和供應鏈

曉鹿鳴樓通過英國標準協會( BSI )驗證,是台灣第一家「碳中和」餐廳,成為業界指標,創辦人曾隱舜期許以食品農業淨零循環經濟,提升台灣美食新價值,把台灣永續美食推向國際。

日期:2023-11-06

房地產

企業社會責任(CSR)定義說明:以信義房屋為例帶你了解實踐好處有哪些!

當企業發展至一定規模,便需要開始有回饋社會、環境等永續發展的貢獻。因此,企業社會責任的意義就會顯得很重大,無論是於內照顧與企業營運相關,例如:人力資源、外部客戶、消費者等;於外要與國家永續方向與自然環境等連結。故企業社會責任(CSR),也是各家企業邁向永續的必要發展。現在,就讓我們用信義房屋為例子(案例)說明,告訴你企業實踐的好處有哪些!

日期:2023-11-03

傳產

2023臺灣花卉品種推介會 全臺最大花卉品種交流會 國人研發新品搶先曝光

臺灣花卉產業在育種者、花農及專家學者共同努力下,2021年總生產面積逾1.4萬公頃,創下190.9億元產值,其中外銷金額達68.4億元。新品種是百億商機最關鍵的推手,2023年臺灣花卉品種推介會11月10日至12日將在南港展覽館一館K區盛大登場,產業行銷區更集結臺灣、日本、荷蘭等花卉業者參與,還有不少在市面上還未曝光過的神祕新品種。

日期:2023-11-02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艾瑪絲號召社會企業 關注環境與缺角議題

艾瑪絲是台灣唯一獲得國際B型企業認證且專注頭皮養護的髮品企業,為長期執行永續計畫,與環境友善種子、配客嘉分別在環境與「缺角」議題發揮影響力。

日期:2023-10-30

美食旅遊

到花蓮玩耍,這裡四季都有螢光蕈!「果子俠」百年老宅推食農教育、「勝利不廢商號」從雲南到台灣的異國料理

旅行,不只是欣賞沿途美景,現代旅人更希望透過旅行深入社區、了解在地風土民情。易遊網因應「環島之星夢想號」增停花蓮瑞穗,推出系列行程,其中主打行程是「花蓮瑞穗天合黃金湯泉+私廚、食農香草醋/雲南美饌、香料奶茶(二選一)2天」。瑞穗的「果子俠農創果品」由鍾曜任與潘惠霞夫妻經營,他們將老家的果園變成食農場所,讓遊客DIY,了解各種花草植物,也可在樟樹下用餐,來一趟農場知性之旅。位於光復「勝利不廢商號」的主人是虞薪澄,她的爺爺虞際唐早年從雲南來到台灣,落腳花蓮,經營「勝利商號」雜貨店。她重新打造這間店,轉型為餐廳,並提供客人DIY雲泰美食。

日期:2023-10-26

政治社會

專訪/施振榮曾讚他學界、業界少數有成就的人!張善政一度半退休務農,悟出獨門管理心法

與以往多數縣市首長出身政治、法律等出身有所不同,桃園市市長張善政的科技部、Google等科技公司服務過的「科技人」經歷,讓他在入主市府後,更擅長用科技的角度去檢視、處理市政。不過在科技人市長的身份之外,張善政經歷從學者、官員、科技企業高階主管到行政院首長,甚至一度歸隱到花蓮務農,到如今勝選後成為桃園市大家長,雖然每個身份、角色都大有不同,但也積累出他獨到的處世、處事哲學。張善政回顧其人生,曾經歷過許多不同職位與挑戰,他表示自己心中有個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能對不起自己」,這讓他每一分每一秒,都促使自己要去做他認為有挑戰的事情,以及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尤其在花蓮務農這段幾乎等同「半退休」生活期間,在種植各種不同作的過程中,張善政得到一種體悟,就是學會尊重、請教每一個不同專業與訓練的人。加上其行政院的歷練與心境,在市政上更能發揮市長協調局處的功能,也可在關鍵時刻能承擔責任,勇於做出重大決定。

日期:2023-10-24

生活消費

新埔蘿蔔館手做黑金吸客 攜手關山老農創永續三贏共好 

當旅人造訪台東關山,這座東臨海岸山脈、西傍中央山脈,處處可見稻浪翻騰的山城小鎮,除了嘗一口早年進貢日本天皇的御用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勤勞客家人竟在二期稻的短暫農閒時,以種植蘿蔔取代油菜花、波斯菊等田間綠肥,收成後的蘿蔔根莖葉皆有妙用,新埔社區自發成立「蘿蔔銀行」,契作保證收購,讓手工日曬蘿蔔乾售價翻3倍,更遑論準備放20年的陳年老菜脯,吹起另類「黑金」熱潮,保留下客家勤儉精神。鎮公所舉辦拔蘿蔔體驗、社區內各式以蘿蔔為主題的農遊小旅行,為小鎮帶來更多旅人,挖掘獨有人文風情魅力,帶動經濟、社會與環境永續三贏共好。

日期:2023-10-23

傳產

種田兼種電年收近600萬!營農光電之父「馬上丈司」,花7年找出農村高齡化解方

營農光電之父「馬上丈司」在千葉經營營農型光電案場成效卓著,證明了種田兼種電是可行之路。為了解決農村高齡化導致農村發展不振的問題,馬上認為若企業一同推動營農型光電,或許是一道不錯的解法。

日期:2023-10-19

科技

種田也種電賺更多、公民電廠做到要上市 農電共榮 日本奇蹟如演勵志電影

(今周刊1400)一名年輕博士、三位熱血大叔試驗十年,在農田上架起太陽能板,達到農收和能源自給「雙贏」,他們讓荒地重生,為老化農村導入新經濟,證明了農作和光電可以共存共榮,相互加值。

日期:2023-10-18

科技

國際壓力進逼,台灣的綠能關鍵拼圖還在迷走… 直擊〉 光電缺地危機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