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房地產投資並不熱衷,就是自住需求,但是運氣不錯,房地產漲幅超乎預期。之前買的房子增幅很大,連南部繼承來的房子也漲了一些。當時從第一筆IPO 賺到錢,為降低遺產稅而置產,房地產漲價這麼快,「帳面上」賺的比預期還多很多,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日期:2021-12-02
受限於疫情因素導致人在國外2年無法返台、戶籍遭遷出的國人,現在恢復健保、國民年金不必苦等了!
日期:2021-12-01
關於稅賦這種事,很多人都覺得太難了解,但如果多懂一點就可以少繳一點,又何必和錢過不去?聽過長輩繳了大半輩子的一般稅率,才發現自家一直符合「自用住宅」優惠的案例,總有人想問:「這樣之前多繳的錢,可以退回來嗎?」 這裡剛好一起回答....
日期:2021-11-30
因應物價上漲,財政部昨日公告調升2022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扣除額,財政部官員表示,整體減稅利益達95.7億元,申報戶幾乎都可受惠,有感減稅,2023年5月報稅時適用。
日期:2021-11-25
去年台中市府大幅調降公告地價,看似造福市民的政策,卻傳出獨厚大地主的質疑。因為在自用戶1年少繳170元的同時,大地主1年減稅額竟高達1百多萬元。
日期:2021-11-24
為落實居住正義,地方縣市動起來了!財政部23日找來房價顯著波動縣市包括六都及新竹縣市稅捐處開會,建議適度採用房屋稅差別稅率(即囤房稅)。其中,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等四都與新竹縣市皆在會中表態,將「努力跟進」訂定囤房稅率。
日期:2021-11-24
在台灣,買一間可遮風避雨的夢想家門檻越來越高,房屋首購族已由過去平均30-40歲的青年族群,提高為平均為40歲以上、在職場奮鬥10年以上的中壯年。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昨(22)日建議年輕人,「負擔不起房可以先租房」,還說自己當年也是40歲才首購。在政府近年端出的打房成效有限、房價持續飆漲的現況下,楊金龍所述「先租房、再買房」真是一個理性的決定嗎?
日期:2021-11-23
在薪資凍漲年代,年輕人累積財富不易,大多父母選擇在子女成家立業時,為他們買房置產。就有一位民眾購買1,200萬元的透天厝贈子女,他的小孩為換新屋,不到2年決定以1,500萬元脫手出售,須繳納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385萬元,但其實出售重購換屋,只要2屋皆符合自住規定,即能申請適用重購退稅優惠,因此所繳的385萬元可全數申請退還。
日期:2021-11-19
借名登記在台灣非常常見,不論是為規避法律上的資格限制、為規避稅捐、躲避債務、債信、基於夫妻或父母子女情誼、單純隱匿財產、宗教寺廟廟產登記於自然人名下、為共同出資投資等,原因可謂花樣百出。但翻開訴訟案例,為什麼借名登記的問題這麼多?
日期: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