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48)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這是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對「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大計的進度規畫。面對過去二十年堪稱「屢屢夢碎」的台灣資管中心夢,彭金隆認為,在進度規畫上不可能短期有成,「喊太短,也像是在騙人。」但另方面,若能釐清定位,設定務實的改革方向,就有機會讓外界看見具體改變。
日期:2024-09-18
(今周刊1448)總統賴清德承諾、行政院經發會列為重要目標、金管會全力推動……,再一次,台灣力拚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眼前有絕佳的天時,也有更務實的政策思考,但20年來讓台灣金融中心夢屢屢夢碎的僵固法規與監理心態,仍然需要用最強的決心、跨部會的通力合作,一一化解。
日期:2024-09-18
財政部長莊翠雲今(19日)分享稅制優化成果,首度對3大不同族群明年免繳綜所稅門檻提出說明,她表示,明年單身者只要年所得在62.6萬元以下應該就不必繳稅;雙薪頂客族免繳稅門檻有望拉高至107.2萬元;至於育有兩名學前幼兒的四口之家年所得低於164.1萬元,即很有可能不必繳稅。
日期:2024-08-20
為了保障每個人基本生活所需不被課稅,財政部每年都會公布基本生活費,最新2024年度預估為20.9萬元,較前一年增加7000元。如此2025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每個人起碼可以省350元,4口之家則可以省稅1400元,有200萬戶家庭受惠。
日期:2024-08-17
日本因距離近,當前匯率低,是不少國人出國旅遊首選目的地,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日本擬改變免稅制度,主因在於,從過去至今頻頻傳出外國遊客以免稅價格購買商品後,在當地轉售獲利,導致政府消費稅短收;如今,日本政府有意更改免稅制度,往後旅客恐怕都得到機場核實後,才能退稅。
日期:2024-08-14
(今周刊1440)一場失格的辯論,一起未遂的槍擊事件, 除了讓美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意外「出線」,也讓外界開始嚴肅面對, 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如果在年底大選率領共和黨強勢回歸, 對全球經濟與政治的可能衝擊。 究竟,這個被認為地表「最危險的男人」會掀起什麼波瀾? 面對很可能化為現實的川普2.0,台灣又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日期:2024-07-24
全台房地產市場熱滾滾,中央銀行及財政部近幾年推出多項措施,例如房地合一稅或囤房稅,希望使房市降溫,惟效果似乎有限。曾任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房地產市場專家李同榮認為,如果是想要買房自住的消費者,不用繼續觀望,因為很難等到市場底部出現,而且房市長線來說只會往上走。他也認為,本月上路的囤房稅2.0的打房效果可能有限,至於下半年可能抑制台灣房市的較大變數,在於政府對於「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新青安房貸)的最新限制,對於房屋交易量成長有多大抑制效果。
日期:2024-07-15
最近看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一篇貼文,提到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來台灣,談到「台灣沒希望了,70、80歲的人還在談創新」。結果,55歲的馬雲在2019年就「被退休」,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直到87歲才交棒,如今台積電更已成為全球第八大市值企業,台灣電子業還有很多70、80歲的人,例如林百里、施崇棠都還在位置上,做得很起勁。
日期:2024-06-19
聲勢如日中天的印度總理莫迪,意外喪失絕對執政的多數,被迫組成聯合政府,國際媒體聚焦人權議題,但是印度地方勢力崛起、內政的破口,才是莫迪第三任總理政權真正的挑戰。
日期:2024-06-12
5月繳稅季,納稅人的荷包都大失血,不過,約247萬戶住宅竟然不用繳房屋稅!根據財政部2022年開徵房屋稅資料,住家用房屋現值免稅案件將近247萬件,年增約5.9萬件。其中,最多免稅住家縣市為新北市,約27.5萬件、年增約1.3萬戶,成長數量為全台最多。
日期: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