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移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移轉共有1677項結果
焦點新聞

台亞風能從本土出發,打造亞洲風電產業聚落

《今周刊》長期關注再生能源議題,今日(8/1)下午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招集政府與國內外工商學術領袖,聚焦台灣風電產業的現況與發展。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進入招商階段,面對更快速、更大型的風場建置,台灣如何在國際大型開發商中拓墾出屬於自己的產業供應鏈,將成為現階段最大的挑戰。

日期:2022-08-02

稅制

一聽到補稅秒轉財產給配偶,未來欠稅想脫產沒門!國稅局可「指定配偶」代償 唯一1條件例外

財政部近日預告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的「防脫產條款」,主要為防堵個人欠稅又脫產給配偶。若該條款完成三讀,自明年起,只要個人欠稅且行蹤不明或名下無財產時,國稅局即可指定「合併申報綜所稅的配偶」代償欠稅款。

日期:2022-07-30

國際總經

SOGO股價驚人下跌「28.05 ↓ 2.59港元」...港股末日訊號頻頻出現 老謝:2關鍵決定了香港的命運

1980年代,我迷上港劇「上海灘」,每天看著周潤發和呂良偉軋戲,看許文強、丁力在上海灘搶地盤。我也迷上葉麗儀唱紅的主題曲「浪奔到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用這首曲子來看今天的香港,似乎有幾分貼切。

日期:2022-07-30

稅制

每年贈與稅免稅額只有244萬,但送房附房貸是可以扣除的!會計師:關於贈與你要懂的節稅技巧

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每年有244萬元(111年度)免稅額可自贈與總額中扣除。妥善運用免稅額是最穩當的節稅手法,贈與人自每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不論贈與給多少人,只要所贈與之金額累計不超過 244 萬元, 即可免納贈與稅。另外要注意,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 244 萬元是以「贈與人」年度贈與金額計算,而非以「受贈人」年度受贈金額計算。

日期:2022-07-28

理財

台新財富管理協助客戶 力抗市場動盪成就人生各階段目標

2022年五月以來,全球投資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持續居高不下,為力抗市場動盪,更彰顯財富管理業者的價值,且每次波動都是全面檢視資產配置的最佳時點。作為「最懂你生活的財富管理專家」,台新銀行財富管理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務,穩健引領客戶力抗市場不確定,分散風險帶來穩定收益。

日期:2022-07-20

國際總經

疫情海嘯一度打趴這5大產業!他們靠韌性、轉型拼命挺住:「蟄伏就等這一刻再起」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pandemic)程度。當時,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大規模傳染病,國發會立即針對台灣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提出評估報告。該報告強調,在各國為防堵病毒,紛紛祭出旅遊禁令,以及疫情造成的恐懼情緒影響下,將衝擊民眾消費信心和內需表現,包括零售、餐飲、運輸、觀光旅遊等產業,都會受到波及。

日期:2022-07-20

科技

ESG成企業營運顯學 科技賦能打造永續競爭力

極端氣候、疫情、戰爭等黑天鵝衝擊全球經濟,引發企業經營危機,ESG成為企業營運顯學。為協助新竹在地客戶永續經營,精誠集團7月5日攜手今周刊舉辦「2022 ESG數位趨勢論壇」,邀集業界專家分享如何透過科技賦能,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國際上,歐盟預計2023年推行碳關稅政策;在台灣,金管會也帶頭在2022年3月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查證」。越來越多全球投資機構已將企業永續發展指標ESG列入投資衡量標準,各大企業也紛紛宣告碳中和計畫,並要求供應鏈夥伴配合ESG策略。因此,所有企業都無法置身其外。

日期:2022-07-15

國際總經

1800億存款被銀行消失!中國「韭菜儲戶」湧美使館微博求助 想抗議?只有被打、被確診的份

中國河南村鎮銀行高層與股東勾結,近40萬儲戶存款被歸零,讓數千民眾上街爆發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希望歸還被凍結的存款;不料,中國當局為了維穩,利用防疫工具「健康碼」,竄改健康民眾的資料為確診病患,讓受害儲戶被隔離無法上街。此事也讓民怨衝天、爆發激烈警民流血衝突,在求助無門的情形下,大批民眾轉而湧入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微博留言請求幫忙。而河南銀保監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當局7/11日晚間公告,週五(7/15)將展開首批墊付,存款在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3萬元)以下的儲戶可先拿到還款。

日期:2022-07-12

傳產

售股好市多進帳312億現金,高雄最神秘大地主「大統吳家」揭密!百貨南霸天64年浮沉錄

大統吳家是高雄三大地主之一,旗下大統百貨更曾是南臺灣百貨第一把交椅,它如何一步步趁勢崛起?為何近年聲勢卻又從全盛時期逐漸下滑?

日期:2022-07-06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20704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