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二十八歲、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台灣大學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的謝懿為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老闆就是他自己。他一八年創立的遠距醫療公司——鳴醫,目前已募集到約一千萬元資金,他的目標是募到一千五百萬元。鳴醫獲得Amazon青睞,享有免費雲端空間、技術交流分享等資源,且團隊獲邀加入旗下加速器,可獲得一年五千美元的支援,以及相關技術開發討論。
日期:2019-05-06
只要動動手,就可以訓練大腦的反應,這是真的嗎?日本作家堤喜久雄、堤芳郎在《神奇的健腦指操》書裡,曾提及手指與大腦的關聯性,只需給手指適當刺激,就可以提高人體各部位的使用率,也包括了大腦。
日期:2019-04-11
曾紅遍全球的電影《阿凡達》,男主角儘管雙腳癱瘓,利用神經網路設備,成功用意念來表達意志,這看似科幻的劇情,將有機會搬到現實生活中實現!
日期:2019-03-25
過去,新創圈熱門關鍵字是:電商、App;近兩年,隨著AI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也改變了新創環境樣貌,落實到垂直產業的應用與服務,像是生醫、能源與環保等領域;同時也因為人才與技術優勢,國際注目的眼光,開始看向台灣……
日期:2019-03-13
過去因市場小而不被國際創投特別注意、一隻獨角獸(指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新創企業)都未孵出的台灣,這兩年開始吸引國外資金。
日期:2019-03-13
董啟章是喜歡往深處潛,往複雜處探尋的人,文字風格也從宏觀的知識性,轉為觀察身體與心的「私小說」。他用「酸的饅頭」(Sentimental),模糊虛構與現實的界線,同時也是他尋找「文學」的過程。
日期:2019-02-20
只要動動手,就可以訓練大腦的反應,這是真的嗎?日本作家堤喜久雄、堤芳郎在《神奇的健腦指操》書裡,曾提及手指與大腦的關聯性,只需給手指適當刺激,就可以提高人體各部位的使用率,也包括了大腦。
日期:2019-02-15
剛開會講了這麼多,有聽沒有懂,接下來怎麼執行啊?」、「長官丟給我這個專案,要我後天就把重點整理給他,這些資料厚厚一大疊像字典一樣,我怎麼可能做得出來?」、「糟糕,明天就要跟客戶開會了,可是我現在還是抓不到重點,不知道該怎麼上台報告⋯⋯。」
日期:2019-01-31
「可以用腦波解碼一個人在想什麼,這不是很有趣嗎?」一提到大腦科學,北科大研發處副研發長暨機械工程系教授劉益宏,毫不保留地描繪他所探索出的樣貌,言談中藏不住對腦神經科學的求知渴望;但難以想像的是,在八年前,仍是機械系副教授的他,對腦科學一竅不通,更從沒想過因為投入研究,迫使得他與升等正教授的機會擦身而過;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意外跨領域走向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即為腦部可直接透過電腦向外界發布指令)的世界,這項研究還成了漸凍人向外界溝通的救命稻草。
日期:2019-01-29
「在矽谷,連石頭都賣得出去!因為他們對自己有自信,任何想法都願意嘗試。」就讀清大材料所的古心寧,還未畢業,已參與在兩個新創團隊中。甫自矽谷結束三個月的「創業特訓」的她,透過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參加為期五週的美國矽谷知名創業學校Draper University的創業英雄營,隨後兩個月更在相關人士穿針引線下,和矽谷創投公司、創業前輩進行各種交流,今日舉辦「台灣創業家沙龍」,和同行的十四位夥伴,分享此行所聞,這群年輕新創家,平均年齡,還不到三十歲。
日期: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