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赤炎炎!天氣持續高溫悶熱,一般人走在路上都快要中暑了,更何況是小朋友。有網友目擊1名小女孩,赤腳在高溫的柏油路上行走,一旁有名婦人牽著她,令人揪心的的是,小女孩沿路不斷哭著說:「媽媽好燙」,但婦人依舊不理,拉著她催促著她趕快回家。目擊網友一路跟隨這對母女,期間試圖跟媽媽溝通,但這名婦人卻說「去報警啊」,網友只好報警並上傳兩段影片。對此,新竹縣政府社會處獲報後,已派社工協助女童就醫治療腳底部份灼傷。後續將依訪視狀況及案家現況,進行整體評估。
日期:2024-07-15
新北、台中從上周至今接連發生3起家庭悲劇,甚至偕子輕生。專家認為,不少父母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資產」,並質疑三重案主要照顧者失業,家中有6歲以下小孩,已有明顯指標,應檢討為何沒列入脆弱家庭?另有心理專家認為,父母有輕生觀念,擔憂孩子無法被好好照顧,才會有此行為。
日期:2024-07-10
英國反對黨工黨在7月初結束的英國大選中贏得議會多數席位,取代了14年執政的保守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也順理成章成為倫敦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新任副首相則由有著一頭紅髮的44歲副黨魁芮納(Angela Rayner)出線。當外界好奇並關注施凱爾的過往經歷、背景時,你更不能忽略芮納的人生經歷,因為堪稱是翻轉社會底層的傳奇。芮納不僅16歲輟學懷孕生子,更在37歲時就當了阿嬤,如今一夕躍升全英國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
日期:2024-07-08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新店區碧潭發生一起家庭悲劇,1名34歲簡姓女子因家中瑣事與公婆發生吵架,又無法與先生溝通,7/2早上帶著10歲與8歲的女兒離家,到新店碧潭渡船頭輕生。女子跳入水中,卻自行游上岸,隔日(7/3)晚間,再度前往尋短失敗,因恐懼打消念頭,於是前往派出所報案。報案後會同警方前往尋找2位女兒的遺體,檢警朝殺人罪嫌偵辦。據了解,簡女與2名幼女到碧潭後,以「媽媽幫你們拍照」為由,牽著她們走下水裡,隨即放開手。由於簡女與丈夫去年7月從中國返台定居,與婆家共居在中和,疑似因與婆家因生活習慣而起口角,造成簡女婚姻生活日漸走樣。對此,基隆市多元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趙玉珍表示,「如果有人可傾訴,也許就轉念了」。
日期:2024-07-04
台股先後受惠於半導體、AI等題材支撐,大盤指數今年從年初1萬7千多點,一路成長到近日的2萬3千多點大關,6個月以來成長約5000點、漲幅逼近3成。台積電(2330)更從年初約593元,一路成長至約960元,漲幅約62%,為大盤指數貢獻不少。台股如今已來到2萬3千點水位。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周二(2日)在立法院院會質詢時,肯定台股漲幅,並詢問行政院長卓榮泰,大盤是否已有過高疑慮?卓榮泰表示,投資廣告都會提醒投資者應評估自身能量及掌握未來形勢,如此投資才能精準且有保障。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則回答,台股從1萬8千點一直「砰砰砰」跑到2萬3千點,「而且好像還沒有回頭」,但他仍提醒投資人應「居高思危」。至於是否看好台股大盤仍有上攻空間?楊金龍肯定表示「是」,他表示國際股市如美、歐、日等股市續創新高,台灣也與國際盤一樣。楊金龍也看好台灣的科技產業有新科技,特別是AI議題,這與台灣出口有密切關係,所以股市才會節節上升。
日期:2024-07-02
中共對台灣的威脅不辯自明,從假新聞、宣傳戰、法律戰、灰色地帶作為到真槍實彈的軍事威脅都有。但共產黨統治的中國,需要面對問題的不只有台灣,國內社會從經濟成長放緩、債務居高不下到青年失業率大增等難題都有。前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也是美國第一位國家情報研究副總監的馮稼時博士(Thomas Fingar)表示,想要判斷習近平或北京高層的真正意圖,不能只看其現有能力或公開說法,更不能只憑著所謂機密消息來源的情報。他認為,想要判斷北京領導層在想什麼,包括是否真的要武力犯台,一定要看看對方手上還得處理哪些棘手問題,更要推演若訴諸軍事行動可能引發的國際反應,才能對北京可能作法有更佳判斷。
日期:2024-07-01
台電由於長年虧損,日前發函教育部、衛福部等單位,檢討電價凍漲優惠。教育部長鄭英耀周三(6/26)表示,在電價成本和平均電價與之間有差額,行政院已召開協調會,責成各部會編列預算,教育部會把它編足,所以也請所有的學校放心。
日期:2024-06-26
我空軍官校留美學生徐皓明,5月底以優異成績畢業,日前邀請外婆及母親赴美參加畢業典禮,不料卻遇到重大車禍,外婆和母親身受重傷。由於徐生家境清寒,得面臨龐大的醫療支出,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旅美社團發起線上募款25萬美元(約新台幣810萬元),截至台灣時間周日(6/9)下午4時,已成功募得超過37.2萬美元(約新台幣1200萬元)。駐美代表處也表示,將全力協助處理徐皓明與家屬在美醫療、保險及返台等事宜。
日期:2024-06-09
為落實居住正義,中央與地方聯手,合力衝刺社會住宅數量,下半年將迎來6千戶新完工,現行制度卻漏洞百出,有錢人、在地居民搶住,排擠有需求民眾,未來怎麼兼顧公平正義?
日期: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