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退休公教團體強力遊說下,國民黨近期力推停砍公務員年金案,讓軍公教年改議題再度浮上檯面。為此,國民黨團推動修正「公務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多條條文,目前仍在委員會審查階段。儘管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藍綠召委已安排兩場公聽會,各界仍對年改議題意見莫衷一是,難有交集。《今周刊》綜整各界對年改議題常見疑問,專訪專精年金制度的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前政委林萬億以釋疑。
日期:2025-01-06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近年來,對於永續社會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鮮有人知的是,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並非單只在環境議題上著力,「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更是永續概念的核心。然而,在政府資源有限的狀況下,究竟該如何接住每一個人?近年越來越多公益機構從「自己人」著手,在政策倡議、大眾推廣的同時,先補上體制的破網,發展出從內而外的照護力量。
日期:2024-11-28
醫務社工從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層面,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扮演醫療團隊中的溝通橋樑,協助病家順利度過疾病的低谷,是全人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的努力與貢獻值得被重視。
日期:2024-11-14
「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是鮑伯.皮爾斯宣教士創辦世界展望會的初心,進而創立援助、發展和倡議的全球性基督教組織,在世界落地深耕。過去一甲子歲月中,台灣世界展望會從受國外援助到邁向自立進而轉變成為資助國,從伸手、攜手到推手,以人道救援伴隨災民邁向長期身心靈重建之路;近年更轉型聚焦脆弱兒少關懷,透過保護與賦能發展雙軸並重,實現社會投資報酬率13.4倍的價值(SROI=13.4),豐富每一個脆弱生命,攜手展望更美好的世界。
日期:2024-05-08
人蛇集團以高薪、優渥福利,誘騙台灣青少年赴東南亞淘金,懷抱淘金夢的無知少年,最終淪為跨國詐騙集團的打手,稍有不從,輕則凌虐、重則遭強摘器官慘死異鄉。據刑事局統計,至少有4000名台灣人受困,報案失蹤逾120件。如何避免青少年走向一步錯步步錯的悲慘未來?從源頭預防絕對比事後補救更有效。對於長期關注兒少發展的教育類社福機構來說,沒有所謂問題學生,只有被問題環繞的學生,從校園學習、無法適應體制內教育到曾經犯錯的更生青年,唯有不放棄的教育與愛,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與自尊,找到翻轉未來的各種可能。
日期:2024-01-18
AI人工智慧的ChatGPT去年底橫空出世,短短二個月吸引全球超過一億活躍用戶數,催生者Open 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造訪台灣時表示,新科技的開發初衷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將人們從枯燥工作中解放,進而從事更需要創造力之任務。科技革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變,越來越多公益機構積極擁抱新科技工具,以更有效率與創新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不論是社福資源重分配、偏鄉弱勢族群保護到跨國援助議題,都能成為最佳實踐場域。
日期:2023-12-07
台商西進中國30年,有成功者,也有不少失敗者,成為滯留中國多年的台流;加上數年前被中國官方吸引前往創業的台青,如今也面臨失業與滯留中國的窘境。
日期:2023-09-08
社會住宅自2014年地方政府開始推動、2018年中央政府加入興辦以來,目前佔全國住宅總量僅0.22%,多數有需求的民眾仍然無社宅可住。民團呼籲,2024總統大選在即,總統候選人及所屬政黨應該停止政治口水,提出具體的社宅政策。
日期:2023-08-24
「我們公司很重視性平意識,在全球總部的政策要求下,每年都會對主管及全體員工進行教育訓練,但我聽說最近政府在修正性平三法,我們公司教育訓練內容大綱必須要大改嗎?」一位外商公司負責性平教育訓練的人資主管提出上述疑問。
日期: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