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社會成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社會成本共有113項結果
國際總經

COP28直擊/普丁現身阿聯,但俄烏戰爭碳排、生態破壞未解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出訪阿聯酋,但未出席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COP28)。與此同時,峰會周邊會議討論俄烏戰爭造成的碳排問題,民間組織主張,應由戰爭發動者負責災損及碳排費用,並且運用新科技,盡可能減少將來重建的碳排。

日期:2023-12-10

科技

打造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 用電刺激有效止痛,精能醫學要做全方位疼痛管理專家

看見現代文明病與高齡化人口對疼痛舒緩的需求,台大醫工所出身的精能醫學團隊,以植入式電子裝置與創新電刺激止痛技術,吸引國外大廠合作,成為國內神經調控領頭羊。

日期:2023-11-23

政治社會

陳吉仲下台勾起他對吳音寧的回憶…朱敬一:樸實農家子弟只會打「直球」,面對政治圈伸卡球只能凋零

首任農業部部長陳吉仲下台後,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有感而發,在週五(9/22)下午於臉書貼文感嘆:「不懂為何一個老老實實的陳吉仲會累積這麼高的社會仇恨值?」他更進一步指出,陳吉仲的情況讓他想起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當時吳音寧也是在吸滿社會仇恨值的情況下下台一鞠躬。朱敬一仔細思考後發現,吳音寧與陳吉仲都是標準的農家子弟,在農民的基因裡沒有「盤算計謀」、遑論「佈局鬥爭」,在官場形成一種「另類」,唯一會打的球種,就是「直球」,面對政治圈發出的「伸卡球」、「滑球」都不是應對高手。儘管在吳音寧辭職幾年之後,事過境遷,許多民眾都有「當時受到誤導」之憾。然而政治圈是殘酷的,吳音寧當年所受的屈辱,今天似乎還在重演。朱敬一感嘆:「我們沒有辦法限制政治圈的『球種』,但還是感慨與不捨優秀直球打擊者的凋零。」

日期:2023-09-22

健康

推動環保捐血車、確保輸血安全 台灣血液基金會榮獲二〇二三台灣永續行動獎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作為台灣唯一非營利捐供血機構,不僅在捐供血發揮關鍵角色,更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SDG3健康與福祉」和「SDG13氣候行動」領域的表現,獲得二○二三年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這項殊榮再次凸顯了台灣血液基金會「捐血快樂、用血安全、自我提升、永續精進」的經營理念。

日期:2023-09-21

品味收藏

不是生在豪門權貴就是名媛!禮儀老師直言真假名流差異:賺錢不需要文化教養,但是花錢需要文化教養

「名媛」是一個境界。有錢,有名,不會自動升等成為名媛。人的起跑點是註定的,但是終點是自己決定。提升自己的材料公平地在每一個人的身邊。

日期:2023-09-15

健康

可避免死亡率遠高於日韓 多項指標敬陪末座 國民健康警訊 醫療支出大幅落後先進國

台灣醫療水準不低,健保制度更是舉世聞名,但近期出爐的「二○二三台灣健康投資報告」中,台灣與韓國、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相比,多項醫療健康指標敬陪末座,問題根源在哪裡?

日期:2023-08-09

政治社會

高苑科大奇蹟續命、逾10校仍待轉型…私校如何善終或重生?盤點退場關鍵「雙軌制」問題

少子化海嘯來襲,全國私立大專校院首當其衝,私校退場轉型選項多,但校產歸屬敏感,教育部管得嚴,政府對於「歸公」使用方向也不夠明確。

日期:2023-06-19

政治社會

國人年碳排達10.7公噸,面對國際淨零碳排台灣須以快精準應戰

今(5/10)社團法人台灣綠永續經濟發展協會假南港軟體園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綠永續經濟發展論壇」活動,SGS知識管理事業群鮑柏宇副總指出因應國際能源總署公布的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數據顯示能源使用的碳排放總量為2.75億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0.76 %,全球排名第22位,人均排放量約為10.7公噸,反觀中國大陸堪稱世界工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僅7.1噸還不到美國的1/2),顯示台灣在減碳排的行動力明顯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台灣以燃燒化石燃料發電比例高達近80%(包括:煤近30%及天然氣近50%),並且能源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佔總排放量90%。如果台灣的能源政策不做重大改變,又人民減碳意識和教育不積極提升,想要於2050達到碳中和是一場硬戰。

日期:2023-05-10

政治社會

別再當行人地獄!《道交條例》三讀可檢舉這些違規:未讓行人罰6000元…如何執行能更有效?

為洗刷「行人地獄」之惡名,立法院院會週五(4/14)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包括重新放寬民眾可檢舉項目:可檢舉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等處違規臨停,同時新增橋樑、快速道路等禁止臨停地點。此外,修法也擴大未禮讓行人適用範圍,將未劃設行人穿越道的交叉路口也納入,並大幅提高不禮讓行人之罰鍰金額,未來駕駛位於交叉路口、行人穿越道遇行人未停讓,罰鍰上限將從3600元提高至6000元。陽明交大榮譽退休教授張新立對此表示,台灣交通環境最大問題還是在於缺乏人行道,且「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除進行相關修法之外,也應從交通的教育、工程、執法面(3E),以及監理、宣導面集中力量改善,並由地方政府設立示範區一段時間後,讓大眾知道正確的行為,並培養守法的習慣。

日期: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