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請大家一起非必要少出門、肥皂勤洗手、外出全程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重要的人。
日期:2021-05-25
國內疫情未見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本土確診281例、261例校正回歸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6月14日,另外教育部長潘文忠也說明,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同樣延長到6月14日(一)止 。
日期:2021-05-25
關注女性,就業議題及文化發展的范佳雯,2020年受邀加入粨種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團隊,除了行銷部落傳統美食阿粨從阿粨推展文化,透過影像紀錄及部落食農餐桌,串聯老中青三代,打造地方亮點。
日期:2021-05-25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自去年起本土案例已急速飆升近4000例,考驗台灣一整年的防疫部署。
日期:2021-05-2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再公布新增本土確診案例為334例,256例校正回歸,總計595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科學上來講,這波(疫情高峰期)是在5月28日,「要解封有困難,停課應該會延長」。但因雙北為首都生活圈,他將與新北市長侯友宜討論後再行公佈。無巧不巧,侯友宜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最後一句話也有提到,「新北市會跟台北市同步」。
日期:2021-05-2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334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56例,總計59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其中桃園市今新增19例本土、6例校正回歸。
日期:2021-05-24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股市也因而大跌。行政院長蘇貞昌早在5/11就提醒官員及國人要收心,並宣布全台進入防疫警戒二級。其後疫情持續加劇,人心惶惶,5/19配就調整全國防疫警戒均為三級。這些警戒升級降級的決策是因應疫情(感染確診人數)的增減而定,那感染人數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每天我們盯著銀幕,等著公佈的疫情資料能代表疫情嗎?如果資料和流行實況有漏差,政策的決定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日期:2021-05-24
受到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的影響,加權指數5月12日上演閃崩走勢,盤中一度崩跌1417點,市場恐慌性賣壓出籠,季線正式跌破,伴隨指揮中心全台三級防疫措施,本篇文章提供投資人後續因應之道。
日期:2021-05-24
今天下午接到朋友傳來以下以發病日統計的疫情流行圖,非常高興。因為一週來我一直想看發病日的資料而不可得,每天都掉入被檢驗量能及通報效率嚴重左右的數據中,很難分析真正的流行狀況。看到以下的圖,我安心多了,我可以有信心的説,這波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感謝全體國民的配合。
日期: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