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碼頭罷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碼頭罷工共有12項結果
全球股市

貨櫃運價未來6個月內恐暴跌60%?原因曝光!長榮、陽明、萬海…手握貨櫃三雄的水手們怎麼辦

今周刊編按:2024年航運產業寫驚奇,紅海事件、塞港問題、碼頭罷工等事件都推升運價,貨櫃三雄股價驚驚漲,全年長榮(2603)上漲56.79%、陽明(2609)上漲47.56%、萬海(2615)漲47.45%。但展望新的一年,運價恐面臨價回檔修正的壓力,海運分析機構Sea-Intelligence預測,如果紅海航線重新開放,貨櫃運輸的運價恐在6個月內下降60%至70%,貨櫃三雄是否能依舊備受投資人關注。

日期:2025-02-04

台股

SCFI連二黑!長榮海運、陽明、萬海…航運股還好嗎?2利多支撐短期需求,這檔目標價喊到210元

SCFI連2黑!繼上上周翻黑重挫214.49點,一舉失守2300點至2290.68點,大跌8.56%後,上周續殺6.98%,下挫159.86點至2130.82點,業界預估,預計最快農曆年前就將回測2000點整數關卡。

日期:2025-01-17

傳產

端百億造船大計、擬發12個月年終獎金⋯ 陽明最年輕「書生」董座 兩大考驗等著他

四十八歲的蔡豐明,是陽明海運史上最年輕董座。面對川普當選變數,以及董事會的期待,他能否做出一番成績,讓陽明的世界排名再往前衝?

日期:2024-11-27

理財

消費電子旺季不旺 AI股業績無驚喜 從Q3營收成長股找新寵 車用竄出頭

第三季營收公布,正是驗證今年消費電子旺季拉貨力道的時機。除此之外,非電子產業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公司?投資人又該避開哪些類股?

日期:2024-10-16

傳產

美東碼頭罷工真落幕?加薪62%不如預期、 自動化議題待拆彈...海運高層示警「未來3個月是關鍵」

「所有罷工行動將停止,恢復主合約涵蓋的所有工作。」一紙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美國海運聯盟(USMX)的聲明,宣告僅為期三天的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沿岸碼頭罷工暫時畫下句點。

日期:2024-10-04

傳產

美東罷工3天結束、航海王全翻船!萬海、陽明、長榮還沒漲就被摜快跌停…為何工人願意停止抗爭?

今周刊編按:美東碼頭罷工自周二(10/1)展開,週五(10/4)勞資達成加薪62%協議,罷工3天閃電落幕衝擊,航運股包括貨櫃3雄在颱風假過後第1天就崩潰補跌、集體跳海,其中萬海(2615)直接摜到跌停,長榮(2603)與陽明(2609)各跌8.5%、9%。國際碼頭工人協會與美國海運聯盟表示,美國碼頭工人與港口營運商已達成暫時協議,暫時協議的內容是6年內加薪約62%,且將把主合約延長至2025年1月15日,屆時再回到談桌協商所有未決議題。

日期:2024-10-04

理財

美東碼頭罷工47年首見!4.5萬工人加薪談不攏、影響36座港口…關閉大西洋、墨西哥灣海岸多嚴重?

美東開始大罷工!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剛剛在臉書宣布,自美國時間10月1日零時起關閉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海岸所有港口,以對抗美國海事聯盟(USMX)。這是ILA自1977年以來首次罷工,預計大約36個港口可能受影響。

日期:2024-10-01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美東大罷工航海王起風了?石破茂當選給市場什麼衝擊?本周股市注意3大變數

美國經濟是否繼續邁向軟著陸,本周將再度面臨重大檢驗。接連出現令人失望的就業報告後,27日將公布9月數據,勞動市場再度成為焦點。不過,在此之前,本周開盤即面臨三大變數,一是中國加緊對本地企業施壓,希望避免採購輝達(NVIDIA)降規的H20晶片;二是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逆轉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所帶來的市場震撼;三是美東和墨西哥灣岸港口10月1日恐怕避免不了的大罷工。

日期:2024-09-29

聰明理財

長榮、陽明…最懂海的男人再出手!台驊老董高喊「2年沒風險」:運價砍半、船公司還是很賺

編按:台驊董事長顏益財,被網友譽為最懂海的男人,在股東會後被媒體問到如何操作長榮(2603)和陽明(2609),他表示,首先要看投資人出發點是什麼?短投還是長投?短期做波段、價差,長期要有策略,而台驊是要長期投資,陽明跟長榮至少2年內沒有風險。

日期:2022-05-24

國際總經

美西碼頭工人喊暫停談判,為罷工做準備?7/1期限前協議難敲定,恐爆疫情以來最大塞港危機

美國零售商的耶誕貨運旺季6月份起跑,但是美西碼頭的勞資談判不順,也許會添亂。據傳工會要求暫時停止談判,美國長灘港主管坦承,雙方恐怕無法在7月1日期限前談妥協議。市場人士認為,暫停談判的策略,可能是為罷工做準備,此舉可能會引爆疫情以來最大塞港危機。

日期: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