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碳焦慮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碳焦慮共有24項結果
傳產

歐盟碳關稅後年落實+溫室效應對飛安威脅加劇 航空業拚淨零 DHL、華航帶頭示範

新冠疫情後航空業復甦,今年全球航空載客量和營收可望創新高,航空貨運也表現亮眼。各大業者豐收之餘,還得同時投入減碳行動,才能讓產業永續。

日期:2024-10-23

政治社會

務實不務虛

台灣討論能源政策、綠電發展、核電重啟或延役,就跟政治選舉一樣,即使明明同一件事,依舊各自表述,難以對焦。

日期:2024-08-14

金融

掌握永續金融化解碳焦慮!國泰金控攜手產官學,協力台灣企業找解方

2023年夏天起連續13個月,地球平均溫度較工業革命前高1.64°C,遠超過巴黎協定1.5°C生存警戒線,地球已進入「沸騰」時代,減碳早已不是訴諸理念的道德議題,而是大至政府、企業,小至個人能否生存的關鍵,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企業該如何因應?國泰金控與台灣證券交易所攜手主辦「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集結國際淨零與能源專家、產官學代表,跨界聚焦「淨零轉型競爭力」,共研台灣企業面對2050淨零目標,如何找出可行且具前瞻性的淨零轉型解方。

日期:2024-08-07

政治社會

能源轉型論壇》暖化結束、沸騰時代來臨!電力缺口多大、便宜電費能撐多久?專家解析淨零台灣挑戰

《今周刊》週一(8/5)舉辦2024年能源轉型國際論壇,請到多位來自政府單位與產業界的專家與會。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從日本來台的京都府前副知事山下晃正、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等人;其中,山下晃正以「【國際領航】日本韌性能源城市經驗為題」,分享京都的能源轉型經驗。

日期:2024-08-05

政治社會

立委、專家舉台廠獲法國補貼案例,籲收碳費應「有棍子也有胡蘿蔔」... 拜登政府降通膨政策,竟是歷來最大氣候法案?

碳有價時代來臨!環團出身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政府不該只有管制性工具,卻缺乏經濟誘因,他邀集學界和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共同呼籲政府應加大力道投資國內淨零,可參考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下簡稱IRA),引流綠色投資、強化我國於國際供應鏈下之競爭優勢。學者也認為,在國際綠能產業上,想要去除紅色供應鏈的良機,台灣不應錯過。例如台灣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科技(ProLogium)就獲得法國政府補貼15億歐元(約新台幣519億元)打造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歐盟將在2026年正式課徵碳關稅,台灣將有數千貿易商、製造商將受影響;而台灣的碳費匯率在召開4次審查會後仍卡關,對鋼鐵業者、石化業者等排碳大戶而言,影響比其他產業更大。

日期:2024-07-11

政治社會

專訪環境部長》扮政府的永續長 他如何化解企業碳焦慮 碳費必上路 彭啓明:用生命去完成淨零

(今周刊1434)「氣象達人」搖身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如何帶著國際經驗、民間意見,緩解碳焦慮和綠通膨? 面對產業競爭力、環境正義等難題,他會替環境部帶來哪些「新氣象」?

日期:2024-06-12

傳產

迎接淨零時代!碳費搞不定,業界焦慮…專家:應做「碳經濟」資源整合,爭執數字易失焦

環境部碳費尚未公布,各界已經對於碳費價格陷入膠著戰。不過國際金融專家提醒,太執著在碳費的數字價格容易失焦,應從「碳經濟」的全面性角度看待、將其視為綠色經濟,並建議可參考日本作法,為產業找到碳定價的科學基準。

日期:2024-04-19

國際總經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碳焦慮」蔓延全球企業?國際非營利組織「CDP」幫助接軌淨零碳排時代

國際上日漸普及的「碳揭露」,幫助企業自我診斷碳排情況,不僅受資金青睞,更提升市場競爭力。國際非營利組織CDP整合國際碳排申報機制、為中小企業客製問卷,讓碳揭露便捷低成本。

日期:2024-03-18

國際總經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中小企業嚴重「碳焦慮」如何解決?碳揭露成不得不走的路:2個關鍵最重要

《今周刊》周一(3/18)主辦《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由《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與CDP首席影響官Nicolette Bartlett、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進行「氣候行動者對話」焦點對談。當被問及元太科技在減碳路上遇到的挑戰,李政昊坦言「領導人決心很重要」,畢竟這些會增加工作量,因此他建議要先在實質面提供同仁誘因,設定相關的KPI,並提供資源「照顧好」同仁。李政昊接著說,既然決定要做了,就要把它完成,並從中找到樂趣」,他直言若做的事有意義,才會做得下去,「獲利當然重要,但要追求長遠獲利」,所以將ESG列入目標同樣重要,可能有股東不認同,公司雖無法滿足所有人,但可以先滿足理念相同者。

日期:2024-03-18

焦點新聞

2024起徵、2025收碳費,房價又會漲?環境部破解房仲話術:影響不到1%

今周刊編按: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碳費開徵致使台灣房價越往南走、越上漲,尤其營建占比越高的物件與地點受碳費影響就越高,例如台南市營建佔比高達41%。對此,碳費審議會委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收碳費房價漲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心理性通膨結果導致。事實上,趙家緯早在2023年8月時就向《今周刊永續台灣》表示, 在IPCC 最新氣候報告《AR6》第11章中調查,其實對房價最終影響不到1%。環評委員、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則主張,碳費所額外造成的上漲價格應與本身的房價切割,建商應完整公開蓋了一棟新房的碳足跡,而其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成本是多少,再向買方收費。例如,一戶房子蓋好的碳足跡是100噸,1噸碳費假設是250元,這樣應收的碳費也才2萬5000元。

日期: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