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碩士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碩士生共有69項結果
科技

還沒拿碩士就擁數百萬年薪offer,急問何時能畢業…頂大教授喊尊重訓練:若覺得不重要,用大學畢就好

台積電今年將擴大徵才,3月起巡迴各大專院校參與校園就業博覽會及徵才說明會活動,大力招募電機(子)、電信、光電、物理、材料、化學(工)、機械、資工(管)、工工(管)、環工系等人才。台積電預計在台灣招募包含工程師與技術員約8000人,對於碩士畢業新進工程師,更開出平均薪酬高達220萬元的條件。事實上不只台積電,半導體公司不少都直奔校園開說明會,就想第一時間搶到好人才,不過學界也出現聲音,認為若是程度不錯想要延攬,但能否給予寬限期,讓學校教育好這些碩士生再去報到?

日期:2025-03-30

科技

台積電的「AI金手銬」:為何全球90%的晶片產自台灣,卻養不出一個ChatGPT?

輝達(NVIDIA)的GPU由台積電代工,驅動著全球AI模型的訓練,但我們卻未能孕育出類似ChatGPT或Deepseek的應用生態,如同當年的智慧型手機浪潮,陷入“台灣製造卻無自有品牌”的困境。雖然硬體代工的輝煌成就了台積電的兆元市值,但可能成為鎖死未來的「金色牢籠」。

日期:2025-03-17

教育

高等教育的困境!碩士薪水比大學畢業生低?一個台灣教授在美國名校的反思:花大錢讀研究所值得嗎

每年秋季開學之後,許多之前教過但久未謀面的學生,會開始跟教授們聯繫,拜託幫忙寫申請研究所推薦信。這種狀況,又以對名校有很高執著的中國學生需求最大最為普遍。雖然高等教育是極高成本的個人投資,畢竟華人文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根深蒂固。但古老的迷思, 以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已到了需要重新思考的階段。

日期:2024-12-02

職場

理工新鮮人找工作,碩士起薪多5成!她商科畢業被錄取,公司還等她2年入職…百萬年薪職務有哪些?

畢業季後有5.6萬名新鮮人投入市場找正職,104人力銀行統計今年職缺發現,今年新鮮人月薪級距中間值約為3萬5,500元,比2023年的新鮮人起薪高出500元。高薪產業分別是醫療服務業、半導體業、軟體業、土木工程業、不動產業、電子製造業,除集中在高科技業,近年房市熱,也讓土木工程、不動產業薪資待遇佳。值得注意的是,新竹縣市是科技聚落,起薪比下台北市達3萬7千元,台北市起達3萬6,500元,但由於生活消費高、房租高昂,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的平均每人每月開支高達3萬3,730元,等於每個月存不到3千元。

日期:2024-08-06

政治社會

傳善獎3年支持近億元,助社福機構「放手去創新」!8家獲獎無私分享如何發揮善的力量

社福界盛事「傳善獎」週三(4/24)舉辦第六屆經驗分享會,邀請8家獲獎社福機構分享甘苦談。主辦單位陳永泰公益信託總幹事王景賢表示,「過去大家不敢講的,我們鼓勵在傳善獎裡面大聲講,哪裡搞砸了,希望大家分享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日期:2024-04-25

教育

「媽媽不在意你考98分,只氣你粗心錯1題」幼兒園就拚提前學習、小學生瘋狂內捲,台灣教育怎麼了?

2024/2/21今周刊編按:北市知名補習班分享一對國小兄妹學習成果,一看生活作息表,每天幾乎只睡6.5小時,其他時間都在補習和練琴,連晚餐都是在車上吃,引發媽媽社團瘋狂討論,究竟我們的教育要提前學習到甚麼程度?---------對我而言最近最熱鬧的社團,就是擁有18萬人的小一聯盟了。裡面的熱鬧的程度,不亞於過去我潛進去的股票自救會社團。(原文刊載於2023/11/5)

日期:2024-02-21

政治社會

他們用與時俱進的公益能量,讓生命不再被漏接 愛心演化論

(今周刊1411)政府不斷強調要建構「社會安全網」,但真正走近社會邊緣,就會發現這張網不可能疏而不漏。活在邊緣、生在邊緣的人們,守著自己的故事、人生,為生存搏鬥著,一群經年累月「走近邊緣的人」,則陪伴著他們,試圖用各種方式,讓愛心演化,殫精竭慮創造影響力,細細補起社會安全網的破洞。

日期:2024-01-03

金融

2023金博會》海外房產、投資移民資訊全在這!現場好康活動、特色攤位一次盤點

「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無疑為國內金融業的競技場,在金融理財區內,各大金控機構都使出渾身解數,展示最新金融服務應用、數位理財與商品推薦並搭配闖關遊戲,讓民眾透過互動裝置體驗業者提供各式超越客戶期待的金融服務。

日期:2023-11-25

科技

比張忠謀輩分還高!半導體「一代宗師」施敏辭世,享壽87歲 沒有他就沒有智慧型手機

編按:根據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發出的訃聞,半導體產業「一代宗師」施敏於美國當地時間6日辭世,享壽87歲。施敏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過世的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都是指導教授John Moore門生,也是台灣最有潛力成為諾貝爾獎的得獎者。而他學經歷豐富,桃李滿天下,學生包括前交大校長張俊彥、鈺創董事長盧超群等半導體界菁英。而陽明交大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施敏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大師,有半導體一代宗師之稱,這個稱號說明了他在半導體領域的成就,對IC產業有非常卓越的貢獻。施院士在我國決定引進海外IC技術時,在關鍵時刻提供了當時孫運璿資政許多重要的建議,作出正確的決策,也為我國產業帶來了數十年的榮景。他也是世界級的專家學者,培養了無數的領袖人才,包含交大前校長張俊彥、空中大學前校長陳龍英(交大前副校長)、鈺創董事長盧超群,以及本校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院長孫元成(曾任台積電副總經理暨技術長)等。此外,著作等身,其中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6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成為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進入IC領域的經典書籍,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施敏院士曾說,1967年他與韓籍同事姜大元在休息時吃甜點,看到一層層的起士蛋糕觸發靈感,兩人著手開發出「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浮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是目前廣泛使用在電子資訊產品中之快閃記憶體的基本結構,若沒有他的發明就沒有快閃記憶體以及固態硬碟。這個創新的研發與後續所衍伸的應用級產業發展,帶動且引領了行動電子時代並讓人類的生活型態走入智慧生活的數位新時代,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90年施敏院士正式到陽明交大任講座教授,2010年校方頒贈終身講座教授予施敏院士,已於陽明交大任教逾30年的他,替學生帶來世界級的前瞻視野,作育英才無數。施敏院士的成就與貢獻備受國際推崇。1991年獲IEEE J.J. Ebers獎、2017年獲IEEE最負盛名的Celebrated Member Award;是少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三院院士;也曾獲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以及「未來科學大獎」。以下為《今周刊》2014年7月31日的報導

日期:2023-11-08

生活消費

15大高薪職務曝光!念研究所薪水一定比較高?「這職缺」碩士起薪確實比大學生多2萬

大學畢業,到底該不該繼續讀研究所呢?人力銀行9月13日發布數據,發現資通訊工程類碩士薪資中位數均達5萬元、商管類碩士則有4萬2,400元。其中,儲備幹部、數位IC設計工程師、韌體設計工程師等職缺,碩士畢業生與學士畢業生的起薪,有將近2萬元的差距。因此,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建議:「報考研究所時,一定要先做好職涯規劃。」

日期: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