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再掀「普發現金、還稅於民」議題,主張要全民普發1萬元或6000元,部分媒體更言之鑿鑿即將實施。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3/25)直言,編製預算是行政院職責,立法院的是審議預算,若立法院用任何法律、法案侵犯行政權,就違背《憲法》規定與精神。除行政院、財政部已多次公開表達不支持如此普發現金或將之法制化,對於部分報導指主計總處預計今年8月底送出「115年中央總預算案與附屬單位及綜計表」,亦即最快可於9月普發現金1萬元,主計長陳淑姿3/24於立法院答詢時,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可能」。事實上,網路上也有不少年輕人的聲音,認為不該普發現金,而是將錢投入勞健保補洞,才能讓年輕人在老後能不用擔心破產問題。根據勞動部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勞保保費收支持續呈現逆差,但透過勞保基金的投資收益、政府持續撥補,終於讓基金水位在2024年底達到1兆1002億元,破產年限從2028年推遲至2031年,但並未讓破產危機就此解除。此外,醫界也不挺如此普發現金,並認為宜將超徵的稅收,用於撥補健保基金至少500億元,以減緩健保財務壓力、避免調漲保費,增加民眾壓力。
日期:2025-03-26
那斯達克高科技市場最重要的前100大成分股——那斯達克100指數自今年2月18日創下歷史新高22164點之後,在一個月內下跌到19753點,跌幅將近11%,即使是輝達(Nvidia)在上周(3/17-3/21)GTC 2025技術創新發佈大會,發佈了多項突破性技術與未來戰略佈局,也沒有止跌的跡象。
日期:2025-03-24
台中清水區坍塌的大樓,如此明顯的「爛尾樓未爆彈」竟從未被列管,形同幽靈建築,已成為居住安全死角;住戶明知樓體危險,仍冒風險不願通報,也映照台灣的居住正義悲歌。這棟橫跨六個門牌、最高處超過八層樓的爛尾樓,屋齡近半世紀,建商資金短缺,五、六樓蓋到一半就撒手不管。據了解,建商興建期間多處借錢,這些欠款最後以爛尾樓的產權抵押,形成產權複雜、無人負責的窘境。
日期:2025-03-23
編按:62年次出生、知名股市達人權證小哥,出社會後當了幾年國中理化老師,沒有富爸爸,也不具商學背景,全程自學投資,中間積蓄曾3度「歸零」,最後善用籌碼,配合操作高槓桿的權證,在2009年多頭牛市中,以10萬元滾出千萬元,成功翻轉自己的呆薪人生,37歲時離開職場,全心投入專職交易,如今已財務自由!近年除了權證投資,亦透過技術面與籌碼面研究,進行現股、股票期貨、可轉債套利交易等操作。
日期:2025-03-21
舒爾茲畢生投入不確定性與風險的研究,並因選擇權定價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如今,面對市場震盪、地緣政治變局與AI熱潮,他依舊以冷靜與洞察力剖析當前局勢。
日期:2025-03-19
威廉.艾哈特是華盛頓特區的一名記者,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散戶投資人。他的經歷大多是「千錘百鍊」,他喜歡分享學到的知識,幫助人們消除市場噪音、理解自己為什麼要投資、投資有多簡單,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錯誤。
日期:2025-03-14
李嘉誠家族將巴拿馬運河港口,以閃電速度賣給美國私募基金,表面上是川普的政治勝利,其實李嘉誠藉著「川普交易」,同步解決商業與政治的死結,才是最大的贏家。
日期:2025-03-12
編按:本書作者金牌獵人(朱均澤)曾獲2017年亞洲外匯分析師交易大賽冠軍,他靠投資技術、心理素質和正向信念,從3度破產、慘賠千萬中翻身。金牌獵人(朱均澤)認為,從皮夾可以看出「你愛錢嗎?」他發現,有些人會隨便把鈔票塞進皮夾,還會放會員卡、折價券等。而他的皮夾是帶拉鍊的長皮夾,鈔票依面額擺放整齊,且方向一致。他指出,拉鍊是為了保護皮夾中的錢,而選用長皮夾是內心對錢的尊重,給錢一個舒服的家。日本最負盛名的稅務專家龜田潤一郎在暢銷著作《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提到「年收入200倍法則」,他觀察許多大老闆的錢包,發現一個人的年收入大約等於他錢包價格的200倍。因為一個人對待錢包的態度,就如同他對待金錢的態度。同時,龜田先生實際觀察500位大老闆的錢包,發現這些有錢老闆都使用長皮夾。金牌獵人(朱均澤)回憶,他高中時、在中油加油站當工讀生,當時,開著賓士來加油的車主大多從長皮夾拿錢,而他心裡卻想:「拿長皮夾這麼麻煩,我才不要用長夾呢!」多年後,當他讀到龜田先生的書,才驚覺原來潛意識對金錢的抗拒與錯誤認知。金牌獵人(朱均澤)認為,並不是長皮夾有什麼神祕力量,而是當你用上漂亮的長皮夾時,你的心態會改變。你會意識到金錢的重要,並且更謹慎使用與對待金錢。
日期:2025-03-10
投資市場瞬息萬變,許多人夢想在股市短線致富,卻在市場波動中迷失方向。理財作家股市隱者曾經歷三次市場崩盤,分別在學生時代、工作時期及近年(2022年)都有幾近破產經驗,他領悟投資最重要取決於「心態」,經歷市場崩跌3次,他研究「贏勢股」心法,用3大關鍵挑選翻倍趨勢股。
日期:2025-03-10
編按:本書作者班‧卡爾森(Ben Carlson)是知名財經部落格「致富的常識」(A Wealth of Common Sense)創辦人兼主筆,他是一位合格財務分析師(CFA),身兼彭博社(Blommgerg)專欄作者,從投入職場後一直從事退休金、捐贈基金和各種基金會的法人投資組合管理工作。投資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以投資決策的數量來說,「少」即是「多」;‧單純比複雜好;‧因襲傳統比標新立異更能成功達到目標;‧長期的流程比短期的結果重要;‧洞察力比戰術有用。不要想成為第二個巴菲特,但你能用最單純的方法,贏過 80% 投資人!
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