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破壞式創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破壞式創新共有109項結果
科技

加速器原來難產獨角獸

過去10年隨著產業變化,曾經風光一時的新創加速器也面臨了各種挑戰。在近年各種破壞式創新席捲矽谷之下,加速器或終成為「時代的眼淚」。

日期:2022-03-23

傳產

「客人買我的早餐,卻去超商買咖啡…」Q Burger董座砸重金買咖啡機,打破「早餐店沒有好咖啡」刻板印象

近年在台灣崛起的連鎖早餐店品牌Q Burger,近年積極打入咖啡市場,根據統計,光是咖啡一個品項,每月就可以賣出超過千杯,佔單店營收5%,也帶動整體餐飲營收翻倍成長。

日期:2022-02-10

國際總經

曾被捧為「完美」的投資組合 如今淪為海嘯第一排 明星操盤手為何短短兩個月績效雪崩?

聯準會態度轉鷹的後續效應還待觀察,但從這位美國神級明星經理人最近兩個月的遭遇來看,市場追高買盤的冷卻速度,恐怕比你想得快。

日期:2022-01-19

理財

疫後新時代 看見新趨勢 中國信託銀行與您掌握2022經濟關鍵字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全球大流行,即將進入第三年,儘管全球冬季疫情持續攀升,疫苗施打人數也緊追在後,但無論是資本市場或媒體,輿論關注疫情的程度早已不如以往;如今資本市場更關心的是,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造成的種種副作用,如缺工、缺料及原物料價格暴漲,如何衝擊企業成本、與終端消費市場?迫在眉睫的碳中和政策,將加劇能源產業供需失衡到何種地步?高漲的物價,是否讓美歐央行改變「暫時性的通膨」看法,並加速升息?此外,中國經濟在房地產緊縮政策下,硬著陸風險是否增加等。

日期:2021-12-24

政治社會

穩定供電與能源轉型 天然氣發電成關鍵力量

過去這兩年的時間,在新冠疫災重新排列組合全球市場之際,台灣企業找尋契機,使得台灣經濟成長率在疫災衝擊下,仍然能保持正成長,連帶驅動用電量大幅成長,台灣電力供給議題也受到重視及討論。《今周刊》專訪長年耕耘永續發展的黃正忠博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及台灣電力公司專業總管理師張廷抒,帶領讀者一探究竟台灣電力發展未來,究竟何去何從。

日期:2021-12-16

國際總經

哈雷CEO點名「台灣之光」合作 因2大優勢被看上!《富比士》讚「它」實力驚人 將在美上市

什麼是「LiveWire」?LiveWire原是知名重機品牌哈雷(Harley-Davidson)的電動車部門,由於哈雷本身的品牌形象相當強烈,遂於2019年將LiveWire獨立出來,成為旗下電動摩托車公司。時隔2年,哈雷又有新舉動,令人驚訝的竟是找上台灣企業合作,這家重機大廠背後究竟打著什麼算盤?

日期:2021-12-15

國際總經

特斯拉市值衝破1兆美元、臉書改名Meta後股價回升…..美股漲不停,關鍵在這5大科技趨勢

時間進入到2021年的最後兩個月,由於美股企業第三季財報優於預期,道瓊、S&P 500指數超過歷史高點,那斯達克指數達15,504點左右,費城半導體指數達3,452點,而比特幣也持續創新高,在上周(10/18-10/22)最高達到62510.8美元。美股市場過去幾個月持續受疫情等市場因素影響,其中新冠疫情先升溫再降溫,9月份日感染人數曾經達17萬人,好消息是10月底已降至7萬人左右,而且持續下降中。至於供應鏈仍然受到極大的挑戰,溫和通膨持續發生、美國聯準會(Fed)有意縮減財政刺激政策,但在科技股持續向好情況下,美股仍然表現強勁!

日期:2021-11-01

政治社會

桃園市》貨運業也能永續 首創生態物流未來城 翻轉古鎮

陳年的巴洛克式建築排站在大溪狹窄的小道裡,老鄉親隨意在門邊閒話家常。早期,這兒是樟腦、茶葉、木材、煤炭等貨物集散地,英、德、西班牙人的行鋪都在這開張大吉,大嵙崁河運碼頭邊上,風華絕代。

日期:2021-10-27

職場

用KIST理念翻轉教室 偏鄉逆勢增班、學習力躍升 破壞式創新教育 給孩子公平發展舞台

經營公辦民營學校,誠致教育基金會估計每一所學校,每六年就要投一千萬元,最終願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能發展孩子天賦的舞台,不會因為你生在偏鄉,就不會有好的教育。」

日期:2021-10-13

國際總經

併購、上市 新創選哪個?

對創業團隊而言,有成功商業模式,未必具備管理資源及資本規模,在併購活躍的市場,創業者借助收購方的各種資源,往往是順利走向下一步的重要解方。

日期: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