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業談管理,經常愛用動物做比喻,像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巨獅策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烏龜精神」,而鴻海在創辦人郭台銘時代,則是強調速度的「狐與虎」。但你知道,正帶領鴻海往電動車轉型、接棒董座兩年的劉揚偉,是用哪種動物闡述管理嗎?答案,是孔雀。
日期:2021-12-08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今(6日)舉辦「提升企業治理,人權齊步前行─2021台灣人權與企業行動論壇」,希望人權意識落實於企業面,使人權保障成為提升企業發展最重要的競爭力,因此邀請政府相關單位、企業界及關心此項議題的民眾參與,就ESG(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關懷、Governance公司治理)相關議題交流,分享經驗,創造企業與人權雙贏。
日期:2021-12-06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簡稱「公企中心」),適逢設立60周年,經拆除重建後,近期以全新「綠建築」面貌亮相,結合教學進修、策展、住宿餐飲、企業委訓等功能,預計於明年重新啟用。重新落成的公企中心有教學與會議空間、辦公室、人文藝術客房外,還有挑高的中庭與5個露天花園,並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公共工程金安獎與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佳作。
日期:2021-12-01
通貨膨脹是全球近期關心的議題,財政部前部長、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指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相對美國溫和許多,但通膨問題一直存在且「不會這麼快結束」,不少人想買房抗通膨,她認為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在「停滯性通膨」的環境下操作。
日期:2021-11-30
美中科技競爭越演越烈、海運塞港與缺櫃、氣候變遷風險、通貨膨脹等問題攀升,考驗政府和企業的經營能力。疫情過後,東協市場又有哪些變化?
日期:2021-11-25
南韓三星電子今(24)日早上終於公開備受矚目的美國新晶圓廠投資案,將投資170億美元(約4700億台幣),在德州中部的泰勒鎮設立先進技術的晶圓廠,預計明年上半年動土、2024下半年投產,這也是三星在美國歷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案。早在2019上半年,三星電子就高調提出「半導體願景2030」,擬未來12年總共投資171兆韓元(約4兆3700億元台幣),宣示要在2030年成為非記憶晶片類半導體產品的全球第一名。換句話說,三星等於不點名地挑戰台積電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但連南韓自家的專家都認為,三星宣布要在美國投資的170億美元,手筆或許很大,但若真想挑戰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一定要把晶圓代工事業或系統LSI(系統半導體)事業分拆出去,「不做這件事就辦不到」。
日期:2021-11-24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隨著汽車電子不斷升級、電動車大趨勢及節能減碳的風潮來臨,傳統汽車產業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為擅長電子業的台灣打開了產業大門,車電可望成為「台灣做PC以來的最大商機,比手機還大!」他也認為,自從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出現後,傳統汽車業由機械背景人士主導的局面開始轉變,電子業得以開始主導,這也是台灣的優勢所在,而且這個大趨勢「is only just the beginning」(現在才剛剛開始)。
日期:2021-11-23
每當分析股市,總忍不住想起海森堡的「測不準定理」,該定理指的是,「任何量測方式都會影響到被測物質,因此,我們測不出被測物質的真實狀態。」這個看似繞口令的定理,說的是「不確定性是萬物的本質」。
日期:2021-11-23
廢棄漁網製成的時尚循環眼鏡和側肩包、廢棄菱角殼炭化成為菱殼炭建築材料或居家用品、回收咖啡渣製作的環保雨靴、將青草結合回收塑膠轉化為產品……,這是環保署於今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舉辦的「2030超越圈圈 Circular-Cross」—循環經濟新創展,旨在結合土地的味道、人文的故事呈現循環的日常。超過70個循環經濟品牌的多元創新展品,從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貼近生活讓民眾體驗,連展區內的陳列架及裝飾物件,也都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軟木塞、紡織、木頭餘料或塑膠等材料。
日期:2021-11-22
「環境保護專業獎章」相當於我國環保界諾貝爾獎,獎章的歷史悠久,最初是為了鼓勵各界在環保推動的努力而於85年創立,每屆的評審過程需要經過初選、複選、訪談及決選階段層層嚴格篩選,每位獲獎人均為推動環境保護成就卓越代表。
日期: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