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研究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研究所共有4510項結果
焦點新聞

311災後十周年 台日防災論壇跨國探討減災策略

無論是面對震災或風災,台、日兩國都有相對豐富的經驗,而當兩國防災專家聚在一起,又會激盪出怎麼樣的火花?9月30日,台日民間組織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TAEF)等,共同主辦「台日防災論壇」,席間,除了日方代表深入探討東日本大地震10年軌跡及省思,兩國專家也針對彼此防災經驗、科技應用等,進行深度交流。

日期:2021-09-30

國際總經

日本新首相的台灣酒豪傳奇》24年前訪台為安倍擋酒 「從啤酒、紹興喝到茅台」! 岸田文雄會打開什麼台日新局?

日本執政的自由民主黨今(29)日選舉新任總裁(黨主席),由現年64歲的前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勝出,擊敗了在選前呼聲極高的河野太郎,這也意味日本新任首相就是岸田。岸田預定明天正式接替現任首相菅義偉,成為新任自民黨總裁,並於10月4日的日本國會臨時會,經過首相指名選舉,成為日本第100任內閣總理大臣(就是首相)。自民黨在日本國會的參眾兩院都掌握多數優勢,例如在眾議院462席就佔了近六成,因此不論誰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勝出,就篤定成為新任日本首相。隨著東亞情勢近年變化及日台關係日漸緊密,立場親台的岸田上任後,可望維持目前日本政府友台抗中的政策基調,特別是岸田本月初曾公開表示,台灣就是「亞洲民主國家對抗威權體制的前哨」。有趣的是,1990年代岸田還是一介年輕眾議員時,曾隨後來擔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訪台,在台北應酬場合面對我方立委的「乾杯攻勢」時,幫安倍等多位同團大老擋酒,而且是「從啤酒、紹興酒喝到茅台」,從此為他在日本政界搏得了「酒豪」外號。

日期:2021-09-29

國際總經

美國公債殖利率為何走升、股市又為何因而走跌?關於美國十年期公債,你該知道的5個關鍵問答

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央行為了救經濟,兩度使出「降息」、「大印鈔」的手法來挽救已被送入加護病房的經濟體系。但低利環境先是在今(2021)年3月悄悄出現波濤且造成資本市場大震盪,昨(28)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度飆升讓投資人臉綠,關於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這5個關鍵問題你搞懂了嗎?

日期:2021-09-29

科技

王長怡上火線》端第三劑抗體數據 疫苗受阻30天捲土重來 聯亞提三大補強證據 再拚EUA重審

從最早三家新冠疫苗開發者中脫穎而出,聯亞生技以未上市生技公司姿態,與高端疫苗同步推進到二期臨床試驗,卻未能跨過EUA關卡。投入免疫領域四十八年研究的王長怡,此刻要如何布局這支疫苗的未來?

日期:2021-09-29

台股

投機天才總在多頭時誕生,熊市死狀悽慘!吳淡如:巴菲特花50年證明,賺錢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時候我總在想:為什麼康莊大道冷冷清清,旁門左道車水馬龍?明明投資路上很多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為什麼都不願意去做呢?

日期:2021-09-28

全台防疫報導

64~50歲「AZ第二劑」意願登記倒數!8大QA一次搞懂 雙十連假前有望開打

第二劑AZ疫苗準備開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接下來要施打第二劑AZ疫苗的族群為50至64歲期滿的民眾,納入第十輪疫苗接種對象,自昨(27)日至明(29)日3天可至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登記預約。對此,《今周刊》特別整理出「8大Q&A」讓符合第十輪資格的民眾立即搞懂。

日期:2021-09-28

台股

流浪教師零股存到6000萬,年領220萬股息,存股17年領悟最重要的事:投資「不努力賺更多」

歷史回顧:傳產股中鋼(2002)在1989年股價最高來到114元,近20年則都維持在20元出頭,到了今年2021年才漲到40元(9/24收盤36元);裕民(2606)在2007年最高是123.5元,近20年股價也都維持在20~30元左右,到今年2021年才又漲到96.4元(9/24收盤65元),其他曾經紅極一時的高科技電子股的股價變化如下:

日期:2021-09-27

國際總經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 他們如何全力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國際總經

你怎能不愛立陶宛? 區區280萬人小國 為台灣頂住中國壓力 原來北京超care是擔心「這檔事」!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

焦點新聞

專訪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三接外推如何顧供電、護藻礁?6大關鍵QA一次說清楚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遭環團指控破壞當地藻礁生態,將於12月18日舉行「珍愛藻礁」公投,盼中油另尋替代方案;即使中油、經濟部一再澄清,並於今年5月提出「再外推方案」,依舊無法和環團取得共識。

日期: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