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舉辦的國際論壇上,二○一三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謝克曼現身,分享在外泌體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接受《今周刊》採訪,也娓娓道來對於難治疾病與科學研究的個人關懷。
日期:2024-11-06
台灣投資人對主打「高息」特性的產品難以抗拒,從台股高股息ETF整體規模由2020年的900億元,在短短3年多後,飆漲17.4倍達到1.7兆元,就是最明顯的佐證。然而,在台股高股息ETF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真命產品」成了投資人最大的難題。
日期:2024-11-04
去年以來,高股息ETF表現一路強勁,創造超越市值型ETF的高報酬,然而,今年下半年,高股息ETF難得出現「小低潮」,現在是存股族撿便宜的好時機嗎?
日期:2024-10-23
新冠疫情後航空業復甦,今年全球航空載客量和營收可望創新高,航空貨運也表現亮眼。各大業者豐收之餘,還得同時投入減碳行動,才能讓產業永續。
日期:2024-10-23
10月ETF除息秀,本周進入最後六檔開獎,受惠上周台積電第三季與全年業績火爆激勵下,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 21日除息開盤後即秒填息達陣,成為10月除息台股ETF中,最快完成1日填息的科技型ETF。除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外,其他10月已參與除息ETF,包括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台新永續高息中心(00936),其中00934也在3天內就填息。
日期:2024-10-22
面對難治癌症與神經退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在異體免疫細胞mRNA CAR-T與癌症新藥標靶外泌體藥物有突破性成果,吸引全球醫界矚目。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日前出席「 2024臺灣生技醫療論壇」,分享全球領先生醫治療平台與技術,用實例證明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無限前景。
日期:2024-10-21
2024年諾貝爾獎化學獎於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公布,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Google旗下DeepMind人工智慧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與強普(John Jumper)共享殊榮。學者認為,AI設計抗體,不僅減少臨床試驗的失敗率,更省去動物實驗的過程,有助於擴大設計與開發藥物、疫苗的可能性,不過跳脫大自然演化,能否應用於臨床有待商議。AI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今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3名學者專家,以AI準確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有助於設計全新的蛋白質,並識別新藥物標靶。
日期:2024-10-10
隨著通膨率逐漸回落到三%以下、市場對於聯準會放寬利率政策的預期越來越強,美國短天期公債殖利率於七月底開始大幅下跌,並於九月初追上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結束了史上最長的殖利率曲線倒掛時期。回顧歷史,當長短天期公債利差由負轉正、並且利差開始擴大時,後續一至兩季內美國經濟幾乎都無可避免地陷入衰退(見圖一)。這個預測衰退有效指標,本次是否也會應驗呢?
日期:2024-10-01
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已於9月16日發布,今年是連續第五年發表,全球約有22萬名科學家入選,較去年增加近一萬人。我國不分學門領域共入選1407人,臨床醫學領域356人,比去年增加20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再度蟬聯國內第一,已是該榜單發表以來,連續五年皆為第一。
日期: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