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研究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研究員共有201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如何面對「後真相」社會:媒體人及閱聽人的應有認知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提出寶貴見解,我們該如何面對「後真相」社會:媒體人及閱聽人的應有認知。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

理財

當通膨來敲門

目前通膨仍低,但通膨預期已經開始影響市場資金分配。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重症率「比日本還高」! 專家曝:1喜1憂... 「確診黑數太多」 疫情處可控邊緣

國內疫情居高不下,目前仍看不到一絲緩解的曙光,截至目前,已累計高達378起的重症案例,對此,有專家表示,目前的線圖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且以每10萬人來看,台灣的重症率可能比日本還高⋯⋯疫情之所以遲遲無法下降,主因在於確診黑數仍很多,無症狀者沒有遵照公共衛生政策,到處趴趴走,惟有把黑數找出,才可能成功控管住。

日期:2021-05-27

政治社會

台海安全國際化

美國、台灣、中國三者時常以三角關係加以分析,這樣的分析方法雖過於簡化,但確實有用。美台關係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而美國政策同時影響台海的一舉一動,美國與中國彼此的威脅評估取決於每個國家對台灣的立場。但是時候不再執著於中美台三角關係的分析了。

日期:2021-05-25

職場

40年磨一劍 昔日學界魯蛇變疫情救世主

一位多次被大學解雇、降職減薪的女科學家,致力研究mRNA,經過千萬次的不懈實驗,新冠肺炎疫苗終於問世,也讓這場疫情看見了曙光,進而揭開這項成果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日期:2021-05-19

國際總經

這個國家疫苗接種率逾6成 確診人數竟1個月暴增141%!他們的經驗,給了台灣哪些啟示?

5月17日,日本《朝日新聞》官網,刊出一則以「防疫模範生台灣、新加坡,面臨變種病毒帶來的困境。」為題的報導,描述台灣疫情升溫的現況,並強調,該事態「再度凸顯了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難」。

日期:2021-05-17

政治社會

中歐與東歐政策調整的信號: 立陶宛退出中國與中東歐17+1的合作機制而轉向台灣

根據3月2日新聞報導,立陶宛計畫脫離中國為拉攏中東歐國家創立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官員表示北京與中東歐17國的合作機制「幾乎沒給立陶宛帶來好處」,與此同時立陶宛正規劃在台灣設立代表處,並成立友台組織「立陶宛-台灣論壇」,中歐與東歐國家對於中國為首的合作框架越來越沒有信心,有可能成為加深與台灣等民主經濟夥伴的互動。

日期:2021-05-14

聰明理財

外資連日加碼0050反一!疫情升溫、利空消息頻傳 股市「終點站」到了嗎?

5/12周三美股在通膨增溫下,跌幅擴大,並創一個月新低。台股則在5/12周三創下三項新紀錄,包括單日最大跌點、最大跌幅以及最大震幅。同時創三個月新低。股市終點站到了嗎?還要觀察,但機率越來越大了。

日期:2021-05-13

大盤解析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方案介紹

除了每天的大盤解析文之外,也會透過資金籌碼面,每天挑選出強勢股名單及產業資金流向圖,同時說明哪些個股是屬於籌碼好股、適合操作以及進出場時機點;每週挑出的強勢股名單則是以長期持有的角度來選出,適合工作忙碌無法盯盤的上班族、操作頻率不高、波段持有的投資人。

日期: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