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57)訊號線、電源線進入AI時代變得更智能,線束暨連接器大廠貿聯,全面加班、加人、擴產,大膽搶商機。
日期:2024-11-20
(今周刊1457)AI伺服器崛起,高算力引爆散熱降溫的龐大需求,身為電源管理、散熱應用方案的供應專家,台達都是無法忽視的要角。
日期:2024-11-20
在Wegovy熱潮席捲歐美之際,「供不應求」成為關鍵挑戰。本刊專訪諾和諾德團隊,深入解析其供應挑戰、技術進展與未來布局。
日期:2024-11-20
全球IC測試設備由兩大國際龍頭寡占,美達科技創辦人陳林杰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分享如何靠著專攻類比IC、化合物半導體,在小而美的市場中當領頭羊。
日期:2024-11-20
過去11年,雙鴻科技董事長林育申不放棄研發「液冷」散熱系統,每年投入5000萬元至1億元,約占公司毛利額10%至15%的研發費用,持續這樣「打水漂」,等待市場成熟,終於讓他成為今日AI時代的關鍵要角。
日期:2024-11-20
台積電落腳德國德勒斯登、成立ESMC,帶動一波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赴歐洲佈局潮,其中又以車程距離德勒斯登大約僅一小時的捷克北部,最受到台灣供應鏈青睞,未來可能將成為台灣供應鏈廠商在歐洲的重鎮。但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那建廠的進度一再延後,屢次傳出新進員工或施工包商「水土不服」的負面消息後,國內業界不禁擔憂,如何避免在歐洲重蹈台積電在鳳凰城的覆轍。全球第三大矽晶圓製造商環球晶(6488)董事長徐秀蘭分享歐洲經營心得,大致可以分為兩點,第一是不空降台幹至當地事業,而是由在地管理團隊負責在地事業。第二是要彼此尊重對方文化,因為環球晶圓有18座工廠,分布在全球九個國家,從亞洲、北美到歐洲都有,員工有7000多人,內部開會時常常都是小聯合國,所以大家需要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
日期:2024-11-20
(今周刊1457)生成式AI開啟的加速運算時代,在輝達推出新一代超級晶片組GB200後迎來新一波高峰,也帶動AI伺服器整櫃銷售潮,GB200機櫃商機上看3兆新台幣,其中,扣除輝達晶片家族占據的7成5,另外2成5、約當7500億元大餅,台灣各大零組件與組裝廠,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快朵頤。
日期:2024-11-20
儘管明年鋼市趨向樂觀,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卻將為鋼鐵產業發展埋下變數。眼看未來鋼市將受劇烈衝擊,台灣鋼鐵龍頭中鋼的轉型迫在眉睫。
日期:2024-11-20
鴻海(2317)於周二(19日)宣布,成功取得高雄捷運黃線Y15站聯開案最優申請人資格,未來將在聯開基地上,以延續在地海洋文化,建造世界級地標為目標,打造45層商業辦公大樓以及32層住商複合式大樓,鴻海在南台灣的旗艦總部也將進駐其中。這宗開發案總投資金額新台幣159億元,創下高雄聯開案的新紀錄。
日期:2024-11-19
鴻海(2317)為了因應需求爆炸的輝達(Nvidia)Blackwell架構GPU晶片生產,正在台灣、墨西哥及美國廠區採用了輝達Omniverse平台技術,要加速打造AI工廠,將有助鴻海把這三地的伺服器晶片產線更快投入生產行列。採用了輝達Omniverse平台技術的鴻海產線,台灣預計12月就投產,墨西哥廠區預計2025年初加入。
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