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陳水扁的女婿趙建銘因台開案違反證券交易法入獄,法務部矯正署於周三(4/19)核准假釋,週四(4/20)檢察官向高院聲請假釋中付保護管束,高院裁定趙建銘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最快今天周五(4/21)晚間就能出監回家。據了解,趙建銘父親趙玉柱也提出假釋申請,矯正署近日將審理。
日期:2023-04-21
靜宜女大生入境緬甸詐欺園區,有消息指出女大生堅持「男友不走,她也不走」,讓救援人員感到挫折。警方調查發現,女大生出境前透過手機向詐團借2000元泰達幣(約新台幣6萬元),而手機門號也被查出有博弈網站下注的紀錄。警政署表示,外交部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積極和女大生聯繫,警方也以各種管道持續溝通,專案小組將盡最大努力,期盼女大生能平安返台。此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不少外界將輿論指向「教育出問題」,尤其是學子升上大學後離鄉背井,若無及時輔導恐誤走偏門。對此,有大學校長替靜宜大學抱屈,認為是整個社會、治安出問題,「若大學教育可讓人不賭博,不吸毒,警政署也可以收了」。
日期:2023-04-10
由聯華電子所成立的聯電科技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青少年教育及弱勢關懷,以對社會的卓越貢獻,今(2)日獲頒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團體獎」肯定。
日期:2022-12-06
根據《財訊》報導,年初隆銘經營權才易主,卻因獨董發出掏空指控,引發前團隊反撲再度出現經營權之爭。主管機關應盡快正視相關法律問題,避免公司空轉,以維護小股東權益。
日期:2022-11-08
台南員警割喉案遭到外役監逃犯林信吾殘忍殺害,震驚全台,刑事警察局8/25再公布2名花蓮外役監逃犯許亞倫、康育豪,但引起外界關注的是,其中一名逃犯康育豪,今(2022)年3月返家探視後未歸,直到過了5個月後才被通緝。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狠酸「各位台灣人,你一年可以有幾天特休呢?」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也質疑,法務部矯正署根本在「補破網」。
日期:2022-08-27
父親曾任台北縣(如今新北市)刑警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下午在臉書貼文,他將對兩位台南殉職警員家屬各捐500萬元,並表達對政府處理台南警察殉職案作法大有問題的不滿,更點名內政部長徐國勇、法務部長蔡清祥兩人應該負責。郭台銘直言,警方用槍時機要放寬,外役監管理也要緊縮,而且死刑該執行就要執行。他也不客氣地提到,徐國勇及蔡清祥「從2018年7月16日就任部長至今四年多,發生這些事情,你們當然難辭其咎,家屬的傷害你們有用心去體會嗎?」「類似不幸的事件一再重演,基層員警的犧牲,何時才能停止?你們這些高官真的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應作為、能作為、尸位素餐的官員,你們還有顏面待在位子上嗎?這件事一定要有人負責!」
日期:2022-08-26
2022/08/26編按:日前一起重大刑案,造成兩名警員凃明誠、曹瑞傑殉職,凃明誠姊昨(8/25)日受訪時砲轟明德外役監典獄長杜聰典「欺上瞞下」。對此,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針對外役監囚犯逃脫,矯正署應查明原因,期間明德外役監典獄長杜聰典調離現職,靜候調查。殉職員警凃明誠的親姊昨(8/25)日受訪時難忍情緒激動,悲憤砲轟明德外役監典獄長杜聰典,「欺上瞞下,就因為你是政務官,為了你寶貴的仕途嗎?」害得兩名員警白白慘死,更痛批「法務部、矯正署長你們所作所為,每步都在踐踏每一個受害遺屬的心。」曹瑞傑的叔叔也批評,「逾假未歸一天就算是逃脫,林信吾都已經7天了,竟然還說是逾假未歸,根本是打自己的臉!」對此,明德外役監副典獄長江振亨出面強調,第一時間發現林男未歸時,即有聯絡林男家屬,家屬表示當天早上林男出門時有說要返監報到,但獄方卻遲遲等不到人,在家屬也無法聯繫上林男的情況下,獄方除向警方通報協尋林男外,也報請台南地檢署檢方偵辦。江振亨表示,林姓受刑人在本監8個月期間,雖然有透過相關輔導教化,還是沒有改變暴戾之氣,而犯下泯滅人性、天地不容的殺警案件,「我們強烈譴責惡行!」他指出,外役監是司法機關,相關作為都依法行政,返家探視未歸,當天除了聯繫警分局協助協尋,並依據相關規定,依脫逃罪移給台南地檢署偵辦,絕對沒有欺上瞞下的行為。
日期:2022-08-26
明德外役監逃犯林信吾犯下殺警重案,震驚社會,引發死刑是否該要執行的問題。有人公開批評法務部對38名死刑定讞的囚犯不予執行,但法務部長蔡清祥在行政院記者會中回應,目前能執行死刑的都已經槍決了,由於現在待執行的38名死囚均有聲請憲法審判、再審或非常上訴,無法批准執行。而對於本起重大刑案,法務部對英勇殉職的員警深感不捨及哀悼,並嚴厲譴責犯案的林信吾。
日期:2022-08-24
外役監脫逃受刑人林信吾殺警案轟動全國,外役監的話題也引起外界討論,究竟什麼樣的受刑人可以到外役監服刑,在外役監又是怎麼樣的生活?在2017年時曾報導外役監的話題,帶讀者一起來回顧。
日期:2022-08-24
有別於一時的補助與救急,以解決長期問題為使命的公益事業,往往需要以永續為前提的規畫與運營,而這正是公益信託與單純「捐助」之間的核心差異。從兩個大型財團為背景的公益信託、三個實際受惠的案例來看,不難感受,當你期待改變的力量可以源源不絕,背後也的確需要以信託架構為底蘊的長久火力。
日期: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