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的週末白天,一個患者緩慢地穿過急診室的中央,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了下來。那是一個衰老的老奶奶,像是與疾病抗爭了很久,她的臉頰消瘦,但全身都是腫脹的,意識也看起來不太清楚。稍微晃動老奶奶的身體,她也沒有任何反應。透過全身的狀態可以推測是長期的腦部病變所致。
日期:2023-12-22
本書由日本睡眠權威三島和夫監修、自由撰稿人伊藤和弘、佐田節子撰文,他們採訪在日本第一線活躍的24位名醫和睡眠專家,彙整了以最新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消除疲勞法,例如20分鐘小睡法。如果你總是睡不好、沒得睡、睡再多還是覺得累,或是經常日夜顛倒的人,一定可以在本書找到有效改善睡眠的方法。
日期:2023-12-22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日期:2023-12-21
最近接連有2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日期:2023-12-20
青春期子女與家長衝突不斷,但家長認為的「叛逆期」其實是「獨立轉換期」,在子女邁向獨立「準大人」階段,家長該如何對話、陪伴?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許恆嘉育有3名子女,各自長成獨特樣貌,加上近30年陪伴青少年經驗,將實際經歷與發展心理學理論結合後,出版《放手不放養》一書,書中提出「VSAI」架構,分別為V願景、S接納、A方法理論、I執行,串起教養方法,讓家長不再無所適從。
日期:2023-12-08
這兩週,我來到高雄溪埔國中和新北土城國中演講。我在土城國中演講時,面對臺下的1600人,做了一件我想做很久的事。我在投影螢幕放出「抖音一響」,然後把麥克風對準臺下,問「下一句是什麼?」臺下小孩熱烈的齊聲回應:「父!母!白!養!」
日期:2023-12-05
蔡詩萍: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留言說:你真的好幸福喔,你爸媽都還在,而且你到這年紀了,你爸媽都還在。我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還好啊,因為我們太習慣了,可是看了幾次不同的人這樣講,突然間覺得滿有道理的。有一些讀者互動,我聽到最感傷的是,很多人說他看這書之後就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可能走很久了。我才突然發現到出書的時候,我爸爸還在,我還可以把書拿回去給他,雖然他已經很疲累了,不一定能看書,可是我爸還會這樣子翻翻書,我弟弟當場拍下一張照片。你看一個90幾歲的老先生翻兒子寫他的書,你曉得這種感覺就很溫暖。
日期:2023-11-25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放手,不放養》作者許恆嘉為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1-24
你的生活快樂嗎?在這個步調緊湊、節奏快速的高壓時代,是否也常常感到情緒焦慮呢?新光金控與大數據時事專家《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合作,透過1,528份有效問卷,針對26歲至40歲的年輕族群進行「焦慮大調查」,從生活中的各個面向深入了不同世代的焦慮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日期:2023-11-24
台灣人和奧地利人的旅遊方式差很多。台灣人的旅遊方式比較緊湊,每天會想要到不同景點看新的東西,奧地利人旅行方式比較定點,不用每天收行李換宿,也不用趕著吃飯、趕著拍照。
日期: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