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你AZ了嗎?接下來1個月,台灣300萬人全部都打AZ,但網路上許多AZ副作用表格,來源自AZ仿單,數字是歐美人體臨床試驗。我最近發現一篇韓國的論文,同為亞洲人體質,由醫護人員接種AZ後報告副作用,數字比較細膩,感覺上更接近台灣人的反應。其中這9大副作用是:注射局部反應、局部壓痛、局部紅熱、局部水腫、全身反應、肌肉疼痛、發熱感、冷顫、疲倦,多數24小時至5天內都能緩解。
日期:2021-07-21
昨(20)日新增10例施打疫苗後死亡的案例,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當中有6例是施打AZ,另外的4例則是莫德納。另通報染疫死亡中,有1位死亡是有其他原因嗎?對此指揮中心也回答了。
日期:2021-07-21
台灣疫情緊張之下,抗疫第一線的醫療量能首當其衝,即使民眾自動減少外出齊心防疫,但期間須定期追蹤的慢性病患與一般民眾的就醫需求又該如何兼顧?符合醫事功能系統需求的「遠距診療服務」成了關鍵解方,且看亞東醫院如何借重以5G遠距診療見長的遠傳,推出通訊診療門診防疫;而早在去年即運用遠傳5G遠距診療平台,與高醫/馬偕/花慈開始實施偏鄉遠距診療的台東縣,值此關鍵防疫時刻,更是以偏鄉逆襲讓台東縣無痛推動遠距抗疫門診。
日期:2021-07-19
最近有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家裡有兩台變頻冷氣,早上家裡都沒人,太陽沒有直曬房間,只有晚上睡覺會開,平均大約8小時,會把冷氣關起來,這樣的電費大概2000多,但沒有試過兩台都開24小時,原PO想問「有人嘗試過哪一種方式比較省電嗎?」 底下有網友回應,「我家一台(8坪),每天開12小時以上,假日24小時,另一台(15坪)偶爾開1、2小時,一個月電費1000元上下」,認為「24小時兩台全開比較省」,這是真的嗎?台電在所屬的「電力粉絲團」給答案了!
日期:2021-07-16
創新是疫後轉型的關鍵字,素有「工研院奧斯卡」之稱的工研菁英獎,2021年4項金牌得主,涵蓋臺灣優勢的半導體科技、電路板產業應用,以及深具潛力的植物新藥技術,都是跨領域創新的結晶,為臺灣下世代產業科技提前布局!
日期:2021-07-16
日本政府13日第三度宣布贈送台灣100萬劑AZ疫苗,並預定15日運送抵台,再加上本周內還有兩批自購AZ疫苗將到貨,合計新到貨的AZ疫苗量約200萬劑!隨著新冠疫苗量放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往下開放疫苗意願登記年齡層,只要是民國92年以前出生、滿18歲以上的民眾,都能到疫苗預約平台做意願登記,疫苗種類可以選擇AZ或莫德納,也可以複選,不過未來會以登記AZ疫苗的民眾為優先施打對象。
日期:2021-07-14
全台13日迎接微解封的第一天,不少人終於能夠外出透透氣,但也有更多人必須回公司上班了。台南市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提醒,雖然微解封,不過台灣社區裡可能還存在著「隱形傳播者」,大家外出仍必須將口罩「戴好戴滿」。許秉毅醫師也透露,日常生活中如手機、廁所、電腦鍵盤等7處,是被病毒汙染最嚴重的地方,特別辦公室同事間交流頻繁,上班族可靠「「8招滅毒關鍵」避免被感染。
日期:2021-07-13
隨著新冠(COVID-19)疫苗的庫存量逐漸增加,政府陸續開放類別供民眾預約施打,不過,在接種疫苗前,坊間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撇步」緩解疫苗副作用,這些都是真的嗎?對此,有醫師出面說明,到底有哪些食物是在注射疫苗前建議先不要碰的?!
日期:2021-07-13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速度再加快,目前開放民國92年以前出生(18歲以上)民眾,可在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上登記接種意願,而先前已登記意願的50歲以上成人,7月13日至7月15日收到簡訊通知後就能進行預約,7/16起開打,不過,未來3週均為AZ疫苗,第4輪或以後才會接種到莫德納疫苗。
日期: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