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時尚是全球最夯的消費性產業之一,然而快時尚的出現,過度消費的浪費、製造衣物帶來的生態汙染等,皆使時尚成為僅次於石化工業的第二大汙染產業。近年來不少品牌開始反思,不再一味提供大量且低價的服飾,而是轉向生產「可持續」的綠色時裝,開啟時尚與自然的友善對話。
日期:2021-06-02
過去這一周,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四月接種人次三.九萬人,五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十六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整理二十五題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2
國內疫情升溫,篩檢需求快速增加,台灣檢測業者再一次成為投資者的關注焦點。但在這波需求之中,各家業者有什麼樣的機會,又有什麼樣的未來布局?
日期:2021-05-26
彰化縣累積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已96人,今天新增的5名確診個案是員林市秀妃養身會館員工,此會館已有6人確診,由於最近公佈的確診者足跡遍及員林市多處,今晚員林基督教醫院湧進近百人前往篩檢站,顯得人心惶惶。
日期:2021-05-25
防疫迷思帶來破口,破口造就本土疫情,防疫警戒升級帶來生活不便及經濟(股市)下跌,更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醫療崩潰。
日期:2021-05-21
從小就深受在銀行上班的母親影響,耳濡目染財經時事,阮慕驊在1991年跳入他最喜歡的財經報導工作。40歲起辭掉穩定收入的平面媒體工作者,成為電視、廣播界最早的斜桿工作者。如今才55歲,就已財富自由。 阮慕驊以他的親身體悟,分析如何為自己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藉由投資理財,早早為自己賺進退休金。 一向樂於分享的阮慕驊,在本書中分享如何縱觀大環境趨勢,賺得長期的時間財(定期定額存股,尤其是存穩定的龍頭股),也研究投資營收、利益正在高成長期的公司,賺取短期機會財。 同時不管是身處在好好壞壞的景氣環境中,他也提供了如何認識股市的本質,分享他跟國外的理財大師學到了什麼樣的理財精華。
日期:2021-05-20
全台最大的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因為公益支出、控股疑雲,蒙上了「假公益」的汙名。幾經思量,林鴻南終於站了出來,談他的願景,也談他的困境。
日期:2021-05-19
5月17日,日本《朝日新聞》官網,刊出一則以「防疫模範生台灣、新加坡,面臨變種病毒帶來的困境。」為題的報導,描述台灣疫情升溫的現況,並強調,該事態「再度凸顯了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難」。
日期:2021-05-17
印度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單日新增確診和病歿人數屢創新高,創下單日最高4187人染疫死亡的人數,截至目前為止,印度累計死亡病例已達24萬例,累計確診人數達2230萬,引發全國封鎖的呼聲。
日期: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