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出義大利大使館暫停辦理中國遊客簽證的新聞,在網路上傳得沸沸揚揚,有消息說,這次停止受理所有來自中國的旅遊團體簽證,原因是有400名中國旅客,在抵達義大利後集體消失,非法留在了當地。
日期:2023-05-15
由導演張烈東執導,王慰慈與教授井迎兆監製的《徐露的人生-那日如在眼前》,是記錄台灣首位梅派傳人京劇表演藝術家徐露的紀錄片,週五(5/12)將於婦聯會總會舉行特映會。
日期:2023-05-11
今周刊編按: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在4/24立法院列席備詢表示「榮家應保存蔣中正銅像」,被台灣永社等本土社團批將「去除威權象徵」工作與「眷村文史資料保存」工作混為一談,令人錯愕,認為執政的民進黨,不應該縱容屢次跟轉型正義任務唱反調的政務官,要求撤換李文忠。李文忠表示,尊重每個人主張與想法,理解本土人士過去的生活經驗,但期盼社會能互相尊重,台灣才能走向團結。以下為李文忠3個遺憾全文回應:
日期:2023-04-29
英國知名專欄作家特納應觀光局邀請,2月底首次前往台灣,今天在「泰晤士報」分享見聞。她提到,不同於許多英國人的想像,在台灣感受不到戰雲密布,且「現在沒有比台灣更迷人的地方」。她並說,與鄰居相處不易的島嶼(台灣與英國)該相互支持。
日期:2023-03-23
二○二一年九月,《紅色賭盤》(Red Roulette)一書的英文版正式出版,作者沈棟也立刻火了起來。這本書,獲得英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選為年度最佳圖書;至於沈棟本人,單單是在當年九月間,也就陸續收到了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專訪邀約,其中,CNN在報導時用了這樣一句標題:「這是一本中國不希望人們閱讀的書」。為什麼?原因之一是沈棟曾極度貼近中共政商權力核心,某種程度,也因此獲得巨富。另一原因,則是他勇敢卻也客觀地透過這本回憶錄,揭露了旁人無法近觀的中共本質。以下,我們特邀與沈棟熟識的知名兩岸觀察家范疇撰文,介紹沈棟其人其事,也透過與沈棟的直面專訪,解讀兩會之後、「習帝國」的未來走向。
日期:2023-03-08
置身於「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創作無數文學作品的那間書房,一幕幕文學光影緩慢回放。《臺灣人三部曲》抒發對土地與民族的關懷、《濁流三部曲》傾訴知識份子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魯冰花》表達平民百姓受到的壓抑與反抗,透過鍾肇政之筆,歷史彷彿近在眼前。
日期:2023-03-01
賴香吟新作《白色畫像》獲得二○二三年台北國際書展小說獎首獎。所謂的「白色」,是政治整肅的恐懼、是民間記憶的留白,但賴香吟沒有要歌頌受難者的犧牲、控訴加害者的罪狀,小說家關心的是平凡之人如何活過一生。
日期:2023-02-01
2022年地方選舉唯一一場電視辯論會日前結束,藍綠白陣營辯論策略顯現出濃厚選戰考量,但選舉辯論總是吃力不討好,不僅三人會後民調格局仍無太大變動;辯論會後,聚焦的不是政見、掀的是「人設」毀滅的髒水戰。藍營拋出民進黨籍北市候選人陳時中餐敘微醺照,與人妻緊貼、十指交纏;國民黨籍北市候選人蔣萬安,打著自己擁有蔣家抗中保台的DNA、矽谷律師資格3度遭停權也被挖出....,這種種最終目的,就是要在對手陣營穩健鞏固基本盤的戰略下,摧毀對方潛在的中間支持者。
日期:2022-11-07
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會週六(11/5)下午登場,受邀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以及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3位主要候選人,在第一輪中各自發表政見,透過電視辯論爭取市民的支持。
日期:2022-11-05
編按:台灣社會對近代兩大政治事件的電影敘事,為何要經過漫長的三十三年才得以完成?經過這段時間的變化,電影人又有什麼樣的史觀?資深媒體人康文炳剖析《悲情城市》以及《流麻溝15號》兩部電影並分享看法。
日期: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