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強(2347)與櫻花(9911)2024年的獲利與配息均超出我們的預期。不過,重點在於,它們均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有助於本益比的提升,也就是為股價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日期:2025-03-17
富邦金(2881)在週一(3/17)舉行2024年全年法說會,公布亮眼成績。富邦金2024年全年稅後淨利達1508.2億元,改寫金控業歷史新高紀錄;其中,每股盈餘(EPS)10.77元,連續16年穩居台灣金控業獲利之首。
日期:2025-03-17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連串關稅戰,讓全球壟罩在一股詭譎陰霾中,股民跟著苦哈哈。不過,輝達GTC大會即將登場,主題包含AI代理、機器人、加速運算等,其中,GB 300機櫃更是投資人關注焦點,就看能否重振科技股雄風,一掃關稅戰陰霾。本周超級央行周登場,台美將接力進行利率決策會議,儘管各界推估按兵不動。不過,Fed本周將釋出經濟預測,對通膨、經濟展望的預期,仍會左右未來降息步調。1、輝達GTC大會登場,黃仁勳GB300將重振科技股?2、超級央行周登場,台美利率將按兵不動?3、台積電除息大秀,散戶搶進看好秒填息
日期:2025-03-17
貨櫃3雄股息全開獎,長榮(2603) 2024年大賺逾6個股本,EPS為64.87元,超過市場預期,董事會也決議配發現金股息32.5元,配息率約50.46%,殖利率雖高達14%,但周五(14日)股價不漲反跌,重摔10.5元至220元,跌幅4.56%,高息行情觸礁。
日期:2025-03-16
貨櫃3雄股利陸續出爐!繼萬海(2615)、陽明(2609)接力公布股利政策後,長榮海運(2603)公布股利,派發32.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來到14%。萬海(2615)為 3.5元股利,殖利率約4%,而陽明海運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現金殖利率約10%。對於台股ETF受益人來說,還是比較關心帶來的股利進帳。統計成分股中持有長榮的股數前5大的台股ETF依序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元大台灣50(0050)。長榮此次的高配息對於這5檔ETF股利挹注以00919最多,讓00919未來配息能力大補。
日期:2025-03-15
長榮(2603)去年第4季獲利高於我們預期,也派發出優於我們預期的股利(每股32.5元現金)。但今天股價卻重挫近5%。面對這種走勢,總編雙手合十,感謝上蒼的疼惜。
日期:2025-03-14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就達到有車、有房、資產3千萬財富自由的目標,於是決定提早退休、環遊世界。退休後10年後的今天,資產不減反增,從3000萬成長到4500萬元。目前張Ceci的投資規劃,除了7成布局在較穩健的全球ETF,另外2成投入輝達、谷歌、微軟...這類成長股搏高報酬,剩餘1成資產則持有現金、台股、債券及新興市場等。對於時下流行的存股,張Ceci認為存股10年,還不如投資穩健的全球股票ETF,但如果還是喜歡股息入袋的感覺,該怎麼做才能靠股息致富呢?張Ceci分享存股4心法。
日期:2025-03-14
繼萬海、陽明接力公布股利政策後,長榮海運(2603)週四(3/13)也發布股利政策,決議派發32.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衝上14%。長榮2024年繳出EPS 64.87元的好成績,股利配發率達5成。陽明海運(2609)周三(3/12)召開董事會,除通過113年度財報,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若依週三(3/12)收盤股價72.9元來計算,殖利率約為10.2%,對於投資人仍有一定吸引力。前日,萬海(2615)才宣布派發股利3.5元股利,配發率僅約2成,換算殖利率約4%。隔日,湧現投資人失望賣壓,萬海股價下挫4.7%,顯見國內投資人對於航運股仍期待高殖利率。
日期:2025-03-13
ETF 00931B你有聽過嗎?掛牌價格親民的00931B,一上市就成為市場的新寵兒。許多人在選擇投資ETF上,往往會以00931B為主要投資目標。但你真的知道00931B值得投資嗎?而其成分股與配息幾次,你有深入了解嗎?想要讓你的投資更精準到位,那就快一起來了解這個獲得許多投資人關注的ETF 00931B吧!
日期:2025-03-12
2024年度「稅收超徵」有望逾5200億元,中國國民黨據此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由該黨團與個別立委分別提出修「預算法」或「制定特別條例」兩種途徑。上述主張牽涉到三個財稅政策相關的概念,包括「稅收超/短徵」、「還稅於民」以及「普發現金」,且衍生出下三個常見問題:第一,「稅收超徵」是否等同政府向人民「多收」的稅金?第二,「還稅於民」是「還什麼」於民?第三,「普發現金」是否就能把政府「多收的錢」還給人民?有無其他更好做法?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周一(3/10)舉辦的「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會中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各方「各言爾志」,也觸及上述三面向問題,《今周刊》精摘重點整理成本文,以回應讀者對此議題可能的常見疑問。
日期: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