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發明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發明共有1316項結果
健康

抗生素抗藥性危機 2024台灣感染管理高峰會的應對之道

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在新冠疫情後激增,超級細菌已成全人類健康最大隱憂。被美國感染症醫學學會列入超級細菌黑名單的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在台灣的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加護病房的個案中,具有CRAB比率竟超過七成,即每十人感染CRAB其中七人在使用現有抗生素治療就面臨很大的困難。事實上,抗藥性細菌感染不是只出現在加護病房,只要進入醫療院所場域接受治療,舉凡人工關節置換、白內障手術、植牙⋯⋯都有可能發生。也因此,抗藥性細菌感染又被稱為「沉默的疫情」(silent pandemic),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全球2019年有一二七萬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造成直接死亡。國際藥廠又因無利可圖,使得新型抗生素研發挑戰日益加劇,縱使研發成功,由於台灣對於抗生素的給付機制,使得廠商願意進入台灣市場的意願更低。抗藥性細菌感染根本是國安級的問題,今天不積極處理,明天將更無藥可用。為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在2024年10月12日主辦、社團法人感染管制學會、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協辦「2024台灣感染管理高峰會」一起針對細菌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以下簡稱AMR)議題進行討論並找出解方,希望促使政府、醫療人員與社會大眾重視並採取行動。

日期:2024-11-06

科技

產學攜手擘劃再生醫療新藍海 開啟生技新局黃金時刻

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4名死者中就有一人命喪癌症,當傳統醫療無效時,再生醫療無疑是給正與死神拔河的病患帶來一線曙光。為加速新興醫療與技術發展,歷經3屆國會審查,終於在月前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雙法,針對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之規範管理,提供現行醫療效果不佳患者新選擇,同時促進國內再生醫療科技與產業發展,催生第二座兆元產值護國神山群。

日期:2024-10-31

政治社會

台塑是排碳大戶,一年碳費有機會從100億大降至10億元?傳產大咖老闆見彭啓明「進來時臉都很臭」 為何他有信心台灣能推動碳費、碳交易制度?

環境部長彭啓明認為,就部分國家行之有年的純粹徵收碳費或碳稅來說,他認為更適合台灣國情、更有助促進台灣走向減碳目標的作法,是建立碳交易的制度。至於政府將推動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碳交易),鋼鐵業或石化業等受到影響較大的傳產業來說,這項制度並非只是要收碳稅,更是要鼓勵排碳大戶的減碳作為。彭啓明也提到,已經有141家上市櫃公司在其發布的ESG報告中,承諾要減少碳排,因此他有信心在台灣有機會推動建立碳交易制度及市場。

日期:2024-10-28

美食旅遊

台北「酒家菜」讓陸客吃到恨不得長2個胃!這道「中式西餐」讓他驚呼:發明的人是天才

台灣由於文化多元,各色美食也非常多,近日有家位於迪化街附近的傳統「酒家菜」餐廳被中國網友分享,彭湃的料理更是在網路收到許多好評,且甚至出現台灣人也在打聽這家餐廳。而其中一道龍蝦三明治,更是被評為「發明人是天才,甜而不膩,酥而不油的中式西餐」。

日期:2024-10-26

稅制

頂客族約好8千萬遺產全給配偶,手足只拿特留分...遺囑寫得好好的,為何被分走1/3?繼承順序的隱藏地雷

李先生上禮拜帶著一份遺囑來協會諮詢,但這份遺囑並不是他的遺囑,而是他太太生前立的遺囑,而這份遺囑裡面有一個令人遺憾的故事。

日期:2024-10-25

生活消費

書寫的情懷鋼筆

一支鋼筆經歷百年時光,曾簽署、見證及記錄下人類歷史的諸多重要時刻。如今,經過數位時代的洗禮,一支定價從數萬元到千萬元的鋼筆,已然變成休閒收藏、展現品味的逸品。

日期:2024-10-23

職場

他見證Line從零用戶到全台規模最大... 「傳貼圖」變全民社交!背後隱藏3創新法則

近年來「破壞式創新」受到矚目,甚至顛覆產業既有規則,如賈伯斯設計智慧型手機,間接使得傳統底片相機產業受到挑戰;馬斯克推出電動車,改變電池規模…但早在140多年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就提出「創新」概念,為創新理念的鼻祖。那麼,現代企業如何實踐創新?

日期:2024-10-18

政治社會

郭智輝被諷「誤入叢林老黑兔」:我怎可能是小白兔!親解捨棄教授、董座身份,究竟為的是什麼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拋出「到菲律賓種綠電,再以海底電纜送回台灣」構想,遭在野黨立委炮轟。他周四(10/17)出席活動時再次強調,拋出此命題與大家討論,不可能是要去買更貴的綠電回台灣,唯一的目標,就是要幫助需要綠電的台灣廠商,都能買到更便宜的綠電。對於藍委王鴻薇點名郭智輝「應下台回去做董事長」,表示過去扁政府有「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經濟部長,如今賴政府有「誤入叢林的老黑兔」。郭聞之反問在場媒體「你認為我是(小白兔)嗎?」「我怎麼可能是小白兔」?郭智輝強調自己並未「誤入歧途」,並表示大家很清楚他今天為何捨會棄當了10幾年的教授、40幾年的董事長身份,就是為了能回饋他過去在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所學與經驗,為了替台灣創建經濟成長,所以他才來經濟部。

日期:2024-10-17

傳產

從數據驅動到服務升級 AIoT助攻國產射出成形機逆勢突圍

全球製造業正快速朝智慧製造與工業4.0靠攏,從數據驅動到服務升級,國內外市場對智慧製造設備要求越趨嚴苛,國產射出成形機面臨來自全球淨零減碳、勞動力與人才短缺壓力迫在眉睫,如何迎頭趕上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趨勢,成為保持競爭力的關鍵。為扶植國內射出成形產業鏈邁向數位轉型,經濟部技術司委託金屬中心執行「學研雙引擎推動在地產業科技加值創新計畫」,聚焦產業需求,以AIoT助攻國產射出成形機步上產業製造服務化突圍之路,以國產設備取代進口,協助在地產業鏈深根茁壯。

日期:2024-10-14

科技

AI滅絕人類,不是杞人憂天!《人類大歷史》作者:工業革命帶來數千萬人死亡,控制AI要付多少代價?

許多專家警告,AI正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但也有其他專家認為,這種警告是杞人憂天。如果今天講的是核武,大家都很清楚危險所在;但講到AI,就很難看懂這究竟是危險在哪?從工業革命的歷史,就能幫助我們瞭解這場新的「AI革命」與生俱來的危險。

日期: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