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2/25)前往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面對藍白在立法院處處掣肘,卓揆強調「團結比什麼都重要」,他與行政團隊一直秉持「誠意溝通、人民優先」的理念,與立法院持續溝通,盼能在維護憲政秩序、捍衛人民憲法權利基本前提下,為國人創造最大福祉。卓揆提出三個「共」表示,他始終堅信朝野必須「和解共生」,才能順利推動各項福國利民的法案;兩岸關係應在對等、尊嚴原則下「和平共榮」,才能確保臺海和平穩定;台灣必須緊密與全世界積極互利合作,才能「合作共贏」。特別的是,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會議開始後不久,於議場內舉牌頻喊「詐騙治國、謊言政府」與「還錢於民、苦民所苦」等口號,卓揆一度無法上台報告。後國民黨團立委們未待卓揆上台便集體離去,到議場外開記者會,讓卓揆在場內報告時,僅剩部分民進黨團立委在場。對於國民黨團喊口號干擾,民進黨團立委高喊「我們要開會」反制,立法院長韓國瑜也忙著主持議場秩序,拜託立委們回座,強調應展示立法院風度。隨後,韓國瑜又喊話各黨團務必推派輪值委員進駐議場,「不要讓畫面空蕩蕩的,非常非常地難看」,此番話引來民進黨團立委群起嘲諷「議場空蕩蕩啊!」民進黨團事後也發文諷刺,國民黨立委鬧場完、讓媒體拍完之後「拍拍屁股就走」,放準備好施政報告的卓揆與內閣團隊在現場傻眼。
日期:2025-02-25
台灣享譽全球的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將滿30年,曾任醫師的總統賴清德有感地表示,在健保實施前,有些民眾「因病而貧,也因貧而病」,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有父母生病,進而影響孩子命運,導致許多社會問題。賴總統強調,感謝當年不分黨派推動,健保制度30年來,就像是一座護國神山,守護每個人的健康。他也坦言健保固然有如此多成效,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醫界最關心有些科招不到人,若長期未能解決的話,勢必非民眾之福。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建議,健保應回歸創立時「自助互助、風險共同分擔」初衷,並提升財務永續。他建議三大改革方向,包括健保費率應適度調整、改善健保支付制度且確保醫護人員合理待遇,以及加速新藥與新科技的納保進程。
日期:2025-02-21
健保總額不足,自費醫療成常態,對於癌症患者與家庭,更是沈重的經濟壓力。為彌補保費收入不足,癌症新藥基金已於今年一月一日上路,專家也期盼健保著手規畫「健保商保協作」的第二層健康險,減輕民眾就醫負擔。但是否能夠紓解目前健保給付不足的困境,有待觀察。
日期:2025-02-18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週一(2/17)早上8時40分在新竹台大醫院過世,享耆壽94歲。他多次傳出病危,週日(2/16)凌晨柯文哲即離開台北看守所,在戒護下2點鐘抵達醫院探視昏迷病危的柯爸。柯文哲曾於去年10月探病,過年前便傳出病危消息,妹妹柯美蘭曾被媒體訪問,爸爸狀態不佳、「叫都叫不醒」,而柯文哲久久捨不得放下爸爸的手。
日期:2025-02-17
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院黨團建議全民普發1萬元,並規劃修法,賦予普發現金法源。總統賴清德對於超徵稅收則另有規劃,2/14表示對社會進行更大的投資,包括持續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長照3.0、癌症新藥基金等。
日期:2025-02-15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批評,健保資源錯置,讓年輕醫師犧牲善良才獲得應有報酬,引發各界討論,有人認同有人認為他拿醫德勒索年輕醫師。吳明賢今天(2/8)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自己不但無意苛責年輕人而是贊同他們,他盼自己在退休前,還能「當烏鴉」為醫療前景發聲,盼健保制度能轉變,別讓台灣步入南韓無人想當急重症醫師後塵。
日期:2025-02-09
流感疫情升溫,因藝人大S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台灣人掀起流感疫苗搶打潮,衛福部評估,去年度剩的8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將在1周內用完。行政院長卓榮泰周四(2/6)緊急裁示衛福部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供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人、學生及學齡前幼兒等11類重點族群接種。至於自費疫苗部分,卓榮泰表示仍非常充足,卓揆鼓勵民眾自費施打。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補充,若一切順利,希望能在2/20左右提供這批增購流感疫苗給民眾接種,主要提供高風險族群接種。至於採購經費是否受藍白大刪凍今年度總預算影響,曾淑慧表示會以114年度的疫苗基金預算來支用。
日期:2025-02-06
遺產規劃實務中,很常碰到民眾為了要規避特留分,而想提前將不動產贈與給配偶,尤其是頂客一族,更經常有這方面的需求,但這時相關的稅賦問題,就必須要弄清楚。
日期:2025-02-05
為響應世界癌症日,國民健康署推動以人為本的癌症照護,補助全國各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提供癌友及其家屬個人化之全方位照護資源,並結合世界癌症日辦理倡議活動「健康台灣,有你有我」,呼籲社會大眾正視癌症相關議題,與癌友共同努力,攜手戰勝癌症。此活動也邀請賴清德總統出席,他在致詞中指出,「政府今年增加40億元公務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0億元以上。但行政費用遭刪減一成、凍結三成,要再跟在野黨持續溝通。」
日期:2025-02-04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日期: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