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以上民眾約有二一八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不僅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更與某些癌症擁有共同危險因子,必須加以控制,才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及癌症風險。
日期:2024-11-06
編按: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確診肺腺癌第4期,抗癌一年仍不敵病魔辭世,享年56歲。由於汪建民不菸不酒,仍得到肺癌,胸腔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肺部疾病混淆,建議可以定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早期發現,存活率可以相差10倍以上。肺癌已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除了定期篩檢外,醫師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注意及保養,避免肺癌找上身。
日期:2024-10-08
資深藝人汪建民罹患肺腺癌第4期,週一(10/7)離世,享年56歲。他的妹妹在臉書發文說,建民哥於10/7晚間離開了我們,很謝謝最後這段時間幫忙的朋友們,包含所有細心照顧的醫療人員、社工朋友。 謝謝一直以來支持建民哥的朋友們!也對所有被建民哥虧欠的朋友們,致上最深最深的歉意,這輩子虧欠的讓他下輩子還給各位,也懇求各位高抬貴手,給家人們一個空間,隨著建民哥的離世,一切煙消雲散!最後謝謝在建民哥最後這段時間陪伴他的女朋友Joan,謝謝妳在他身邊的不離不棄,也讓妳承擔了很多事情,再次感謝。最後祝福大家平安健康。汪建民在7月傳出癌細胞擴散至頸椎、脊椎,就連腦部也檢查出2顆腫瘤。汪建民受訪時透露,自己日常不菸不酒,去年10月背後劇痛,就醫後確診肺腺癌。當時他說,到目前為止,他接受9次化療、超過60次電療,最辛苦時頭髮全部掉光、吃東西也失去味覺。
日期:2024-10-08
59歲藝人方文琳在週三(9/25)深夜發文證實,自己罹患食道癌,她坦言每天睡前都要喝一杯高粱酒助眠,而且也偏好吃熱湯。事實上,喝酒會提高罹癌風險,研究顯示酒精會增加「口腔癌、口咽癌、食道癌、肝癌、喉頭癌、大腸直腸癌、女性乳癌」的發生風險。而食道癌大多與飲食有關,重度飲酒、愛吃醃漬食物及愛喝滾燙熱茶熱湯等習慣,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而若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也容易引發食道病變。
日期:2024-09-26
不是越年輕越不會得癌症,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加上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34種癌症中已經有17種癌症的發生率在年輕人族群中逐漸增加,醫師黃軒提醒「年輕人你的不良習慣,正在逐漸危脅自己的健康狀況,你有知道嗎!」
日期:2024-09-22
無論個體差異多大,死亡都是人人的命運共同歸宿。長期服務於高齡醫院的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認為,隨心所欲地生活,才是熟齡幸福的祕訣。
日期:2024-09-11
48歲魔術師劉謙傳出罹患肺腺癌,今年2月做完手術,也戒掉多年菸癮。劉謙是在今年春晚前查出肺部有陰影,因為擔心表演所以選擇年後才動手術。媒體報導,劉謙表示因為自己的小叔才因肺癌離世,加上自己有抽菸,擔心家族遺傳病史,加上醫生提醒他「預測遲早會變壞」,所以自己也不敢拖下去。 不少人認為,定期胸部X光檢查,就可早期發現肺癌,事實上台灣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肺癌權威台大醫師陳晉興建議,超過45歲「只要有在呼吸,就應該做LDCT。」
日期:2024-08-28
衛福部多次對於健保點數入法表示疑慮,擔憂將造成健保崩盤,民眾須繳的保費上漲。立法院週二(7/16)以不入法,改通過主決議的方式,要求衛福部應進行健保具體改革,於明年6月30日前要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以維護全國醫事人員權益。對於這樣的結果,醫院院長、國民黨立委蘇清泉表示「非常失望」,用主決議和附帶決議方式通過,有多少效力,他和醫界都打上問號。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與八大醫護團體也發表共同聲明指出,院會通過的「主決議」雖然與醫界的期待有些許落差,不過仍感謝立法院各黨團共同支持醫護加薪、保障點值、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三大訴求。
日期:2024-07-16
衛福部統計處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位居主要死因前3位。前年度(2022)首次入榜的新冠肺炎,則隨疫情緩和從第3名降至第6名,死亡人數較2022年減少2,863人,主要是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
日期:2024-06-17
欣逢台灣第一位具有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先生當選,醫界對於『健康台灣』充滿了期待。願,新團隊在面對未來醫療的挑戰時,科學治國將是彼此的共同語言。
日期: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