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迫使大家在壯年時期就思考死亡議題,本刊調查,有七成六民眾想預立醫囑,但其中,僅五七%長者有意願。「老人照顧老人」的時代將屆,專家教你如何向父母開口談死亡,縮短世代生死觀。
日期:2016-06-02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日期:2016-06-02
人生,終有一死,但我們一輩子在逃避這個結局。在科技發達下,越來越多人在醫療現場被延命加工,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年初,亞洲第一部善終法案《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開啟「自己善終,自己來」的新紀元。死亡,不再是禁忌與懼怕,而是生命的凝視與整理。清楚交代,告別摯愛。人生最後一哩,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日期:2016-06-02
全台共有48萬癌症病人,過去診療癌症過程充滿了「不確定」,醫師無法事先預知治療對哪些病患有效?哪些卻無效?如今,隨著基因等分子檢測技術的進步,醫療上的「不確定、不精準」有望變得「精準」, 一個「對人、對症」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新時代已然來臨!
日期:2016-05-26
企業欠下「技術債」,若未及時償還,最嚴重可能會結束營運;藉此概念反思,長期缺乏規律運動、自主學習,我們又欠下了多少「運動債」、「思考債」?開始還債吧!
日期:2016-05-12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相對他國便宜與便利,卻也讓民眾沒有主動追求健康的誘因;其實可以透過大數據連結穿戴裝置來管理健康,不生病,才是醫療的終極目標。
日期:2016-03-31
一年前,名嘴陳立宏還在電視上針砭時事,堅持著自己的立場。然而2015年1月,他因腦癌開刀,眼見死亡的恐懼步步迫近,單純的新聞人生,竟蒙上了一層如噩夢般的色彩。手術成功,害怕卻揮之不去,或許只有繼續保有對新聞的熱情,陳立宏才能挺起胸膛走下去。
日期:2015-12-31
83歲的潘世光是在台灣生活56年的法國神父,他編纂的法語阿美族語字典《Dictionnaire Amis-Français》,最近獲頒教育部「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但他一點也不在乎現世的榮耀,身居天主堂邊的陋室,看著一手打造的天主之鄉,就是這個垂暮聖職者最安寧的歸屬。
日期:2015-12-24
法拉第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雖然出身鐵匠家庭,他靠著努力自學、勤做筆記,在一八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讓科學家戴維同意雇用他為實驗室的助手,這也成為法拉第人生的一大轉捩點⋯⋯。
日期:2015-12-17
不只人們會透過中醫治療、養生,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飼主,選擇中醫幫家中的毛小孩治療疾病或按摩保養。簡單的穴道按摩能讓毛小孩維持健康,而傳統針灸、中藥,則提供西醫之外的治療選擇。
日期:201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