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於2/17早上8時40分在新竹台大醫院過世,享耆壽94歲。周一(3/10)舉辦告別式,根據民眾黨公布的告別式流程及訃聞,柯承發告別式8時30分進行靈前誦經,9時舉行家祭,柯文哲大約8點53分抵達新竹市殯儀館,順利趕上告別式家祭流程,新竹市警方也派出多名警力到場協助交管、維安。柯文哲在不公開的家祭追思上痛哭說:「兒子不孝,不能陪你人生走完最後一程,請不要為我擔心,保佑媽媽身體健康」。「前兩次爸爸都努力睜開眼看我一眼,我知道你一直撐著要等我出來,但我只能停留半小時,我想叫他卻發不出聲音,第三次被叫出來的時候,我只能靜靜流淚,靜靜握著他的手,我知道父親一直在等我,我卻再度讓父親失望,沒有辦法在最後一刻陪他」。柯文哲因京華城等弊案被收押,周一7點多離開北所,穿著看守所服裝但手腳未戴戒具,原定8時10分抵達,但因塞車延遲大約50分鐘,在戒護人員安排下,從新竹市立殯葬館景行廳後方的遺體處理室進入告別式會場。柯文哲在結束家祭儀式後,到台前向來賓說,「各位親友,非常謝謝大家今天來送我爸爸最後一程,各位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謝謝大家來幫忙,請大家放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還是以最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如果有機會再登門跟大家一一說謝謝,今天就沒辦法在這邊跟大家致謝,謝謝大家。我先告退。」柯文哲在10:16離開告別式會場,支持者則在場大喊「阿北加油!」柯文哲隨即在戒護人員陪同下離去。柯文哲這次向北所請假奔喪獲准,參與儀式時間約僅30分鐘,柯媽媽何瑞英一早現身靈堂、來現場送別丈夫,媒體詢問她是否希望柯文哲能待久一點,柯媽媽回說:這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啊!民眾黨方面早前也表達期望北所、矯正署等相關單位,能考量人道關懷精神,讓柯文哲盡量有充足時間送父親最後一程。告別式流程:9時30分向各界致哀感謝,並介紹柯承發生平事略9時40分公祭11時封釘、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11時30分羽化,後長眠於新竹市大坪頂「永恆之丘」納骨塔
日期:2025-03-10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週一(2/17)早上8時40分在新竹台大醫院過世,享耆壽94歲。他多次傳出病危,週日(2/16)凌晨柯文哲即離開台北看守所,在戒護下2點鐘抵達醫院探視昏迷病危的柯爸。柯文哲曾於去年10月探病,過年前便傳出病危消息,妹妹柯美蘭曾被媒體訪問,爸爸狀態不佳、「叫都叫不醒」,而柯文哲久久捨不得放下爸爸的手。
日期:2025-02-17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人涉京華城收賄、政治獻金等案,週四(1/23)上午首度開庭,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當庭表示,偵查中該講的都講了,他沒有要翻供,對檢察官起訴沒有意見,但是對於檢方的起訴範圍有質疑。今天並未提訊柯文哲,而是提訊在押中的柯文哲大帳房、眾望基金會董事長李文宗、傳喚起訴後獲500萬元交保的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都委會前執行秘書邵琇珮等3人,進行準備程序。而李文宗是3人中唯一未認罪的被告,因此他的陳述供詞是否改變,受到關注。柯文哲則是在前一晚(1/22)向矯正署申請外出,疑似因柯爸爸病況不佳申請探親,晚間8時40分柯文哲在北所人員戒護下抵達新竹台大分院,在病房待了半小時左右回到看守所,表情凝重不發一語。
日期:2025-01-23
林秉樞2021年對當時女友、時任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毆打施暴,被依傷害等罪判刑2年9月定讞、仍在服刑,日前傳出他去年(2024年)12月18日重病住院至今。林父週三(1/22)出面表示兒子「99.9%很難救活」、已簽放棄急救同意書,但據了解,林男已拔除葉克膜、訓練自主呼吸穩定恢復中,而林男重症主因,可能與他服刑期間不愛吃正餐卻常吃泡麵有關。
日期:2025-01-22
「台灣隊長」陳傑憲和12強中華隊球員光榮返抵國門,週一(11/25)晚間抵達桃園機場,大批球迷到現場接機,歡呼尖叫聲四起。總教練曾豪駒說看到這麼多球迷,很感謝大家一起見證歷史,而陳傑憲也說:「有你們真好!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我們都是台灣人。」總統賴清德周二(11/26)在總統府接見全體隊員,陳傑憲代表致詞時坦言,沒有想過會得冠軍,「謝謝教練團帶我們闖拿下世界冠軍,記住冠軍的滋味,我們都是台灣的驕傲,往後能代表台灣拿下更好成績」。「從未想說能讓台灣人民為我們驕傲,也沒想過能用球技讓世界看見台灣,一切超乎我的想像,我愛你們」。陳傑憲一度哽咽,曾豪駒也忍不住落淚。
日期:2024-11-27
(今周刊1458)「我們從第一場比賽就百分百付出,過程中沒有對不起自己。」這是台灣隊長陳傑憲,對本屆世界棒球十二強賽的總結。一次次的美技接球、反覆激勵隊友的言語手勢,到幾支重挫對手的長打,所有代表隊選手展現的拚搏精神,將永遠成為經典。奪冠後,《今周刊》專訪三位台灣英雄,回顧他們如何登上棒球最高殿堂,進而綻放光芒。
日期:2024-11-27
今周刊編按:台語歌后江蕙睽違9年,今(10/5)將登國慶晚會舞台開唱,她日前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會引起不小關注,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這次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以下為今周刊2015年的江蕙封麥前的採訪內容。
日期:2024-10-05
糖尿病不僅是全球的健康危機,更是台灣國人的十大死因之一。每年有數萬人死於此病,加上持續增長的病友人數及高達數百億的年醫療支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日期:2024-09-27
因為肥胖引發心肌梗塞真的不是都市傳說!前急診醫師陳威龍曾因工作、攻讀博士兩頭燒,日夜顛倒、暴飲暴食,一年內胖近10公斤,在實驗室突發心肌梗塞,幸虧學弟及時發現送醫,在加護病房住了1週才撿回一命。重生後的他從攝取大量精緻澱粉轉為低碳飲食,改喝無糖豆漿或糖分較少的卡布奇諾,成功減重20公斤。
日期:2024-08-25
(今周刊1434)慢性病成健保「燒錢王」,高齡化社會更使情況加劇,如何強化分級醫療,在第一線提早注意到慢性病危險因子,延緩病程至關重要。健保署預計推動「大家醫計畫」,由診所家醫醫師把關,讓全民更健康並為健保續命。
日期: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