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著名演員方基墨(Val Kilmer)病逝,享壽65歲。他的女兒梅賽德斯·基默 (Mercedes Kilmer) 證實是在週二(4/1)晚間離世,死因是肺炎,她說父親在2014年被診斷出患有喉癌,但後來已經康復。方基墨的IG最後發文是在一周前3/23,他發布一則畫作,寫著簽名落款後將掛上牆面,突如其來的肺炎,讓這篇發文成為他最後與粉絲間的互動。
日期:2025-04-02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自去年9月被羈押禁見至今,妻子陳佩琪日前召開記者會稱柯文哲出現血尿、嘔吐等疑似急性腎臟損傷狀況。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由於柯文哲左腎積水、左側輸尿管結石,將於週三(4/2)上午於衛福部台北醫院開刀。對此民眾黨回應,已經在上週六(3/29)正式提出自費延醫的請求,希望由專業醫師給予更全面的醫療照顧,儘管台北看守所提及「已針對其需求安排後續就診與檢查規劃」,台灣民眾黨仍希望給予柯前主席妥善、完整的醫療照顧,因此,懇請相關主責機關,儘速核准讓柯文哲自費延醫。陳佩琪1日下午發臉書指出,柯文哲2月就抱怨腰痛,北所設備不足實在難以給予完整醫療照顧,時至今日結石又水腎,「 一個救人無數的醫師,不該自己生病時被如此地對待著。」
日期:2025-04-01
美國對等關稅將在當地4月2日上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3月31日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台灣對進口美規車設有數量限制標準,並對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及美牛產品檢驗措施表達關切。報告認為,這些做法構成技術性與檢疫性貿易障礙,可能影響美國農業與汽車產業對台出口。根據報告,台灣在2002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採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1958年協議規範的汽車安全標準,這些標準主要適用於歐洲使用的車輛規範。不過,台灣交通部在2008年4月也頒布新法規,允許有限度進口美規車,這些車輛雖然不符合UNECE,但是符合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
日期:2025-04-01
春節後連日以來低溫,醫院急診人潮一波波,北部多家醫學中心一度滿床狀態,因流感、諾羅病毒前往就診民眾塞滿醫療院所。疾管署周二(2/11)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逾18萬人次,為近10年流感季同期最高。同時,腹瀉門就診單周也突破30萬人次,為近5年(2021至2025年)同期最高,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預期就診人次將於本週出現反轉。流感重症方面,上周新增128例重症、28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最多。其中,有名南部未滿10歲的國小男童,未接種流感疫苗,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隔天高燒超過40度收治住院,因流感併發敗血性休克及疑似壞死性腦病變,住院1週後病逝,從發病到死亡僅一週。
日期:2025-02-11
藝人大S徐熙媛過年期間赴日旅遊,不幸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消息曝光震驚外界,也讓全台人心惶惶,紛紛搶打流感疫苗。對此,疾管署除了公布公費疫苗剩餘數量,也宣布近兩周因流感重症及死亡病例。據了解,最年輕死亡個案為一名30多歲男性,兩度就醫,流感快篩皆為陰性,最後仍因雙側肺炎併發感染,住院一個月後仍不幸過世。
日期:2025-02-04
藝人大S徐熙媛今(3)日驚傳猝逝,消息曝光震驚社會大眾,據了解,大S因過年前往日本旅遊時,在當地感染流行性感冒(流感)併發肺炎導致不幸離世,享年48歲。就有網友分享自身經驗,直言「流感病毒真的很恐怖,流感攻擊你肺部,你一定會有感覺,一定要自費驗。」此外,有感染科專家也指出,年輕族群感染流感會併發重症死亡,尤其出現「3種狀況」機率最高,不可不慎。
日期:2025-02-03
編按:知名藝人大S(徐熙媛)驚傳病逝,稍早其妹小S(徐熙娣)已向媒體證實姊姊的死訊,並透露大S是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離世。消息一出,震驚各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流感併發肺炎可能轉為重症,提醒民眾注意。他指出,一般流感症狀為發燒、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狀,但若併發肺炎,則可能發展為重症。如出現喘、嗜睡、意識不清、心跳及血壓異常,就要趕快就醫治療。蘇一峰醫師近日曾收治數例流感重症患者,所幸皆為高齡長者,並在插管治療後成功拔管。他表示,免疫力正常的青壯年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的機率應僅有百分之一,但仍不可輕忽。大S的驟然離世,再次提醒民眾流感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值此流感好發季節,民眾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並接種流感疫苗,以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日期:2025-02-03
大S徐熙媛在網路瘋傳一整晚離世消息後,家屬在周一(2/3)證實,大S是在日本流感併發肺炎逝世,享年48歲。今年流感肆虐,致死率不能小覷,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表示,得到流感時,一般人的症狀以發燒、肌肉酸痛、呼吸道症狀為主,但如果併發肺炎,就可能轉成重症。
日期:2025-02-03
台灣麻疹病例創下近5年新高,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掌握接觸者超過3000人,麻疹多數透過接觸跟飛沫傳染,空氣傳播機率相對較低,但仍應避免去人多擁擠處。今周刊整理10個麻疹相關問題,包括是否該接種麻疹疫苗、麻疹症狀、麻疹潛伏期、傳播裡有多久,讓民眾正面應對、別過度恐懼。
日期:2025-01-10
傳染力極高的麻疹疫情狂燒!據疾管署統計,目前國內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已掌握接觸者來到3123人,其中1609人監測期滿,國內麻疹病例數創近5年新高。據疾管署最新更新的足跡資訊,新增的確診者在可傳染期間分別有臺北市、臺中市,以及高雄市等公共場足跡,也有搭乘大眾運輸,包括人潮眾多的台北捷運;值得留意的是,前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發文提醒,北榮已已設置警示系統,只要出現有接觸史的病患就會立刻發出警示,並規定醫護要穿上隔離衣並戴N95口罩。張德明在「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粉絲頁指出,新的一年開始,第一周的第一次門診,進診間就穿上隔離衣,「立刻被黃袍加身,真是好兆頭。」他解釋,原來是院內收治到一名病患有麻疹接觸史,醫院電腦資料已設置警示系統,只要出現有接觸史的個案就會立刻發出警示,目前醫護都要穿隔離衣,並戴上N95口罩,以防堵疫情繼續擴大。
日期: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