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衛福部疾管署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在全台健保特約藥局免費提供民眾共1000萬劑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免拿健保卡、以每人每次領取1盒為原則,若有特殊需求也可增加領取。不過,有藥師質疑快篩試劑效期將至,質疑是否將藥局視為「垃圾場」,且對於「藥師發放快篩」的行政程序提出疑慮。衛福部長薛瑞元對於行政程序質疑,回應是「基於藥局同意為民眾服務的前提」,如果藥師或藥局有疑慮,疾管署會接受反饋。至於免費快篩試劑的效期,薛瑞元解釋部分快篩試劑的效期確實到年底,但估計但秋冬可能仍會有一波疫情,預估民眾有使用上的可能性。對此,國內專家表示,即期快篩並不影響判讀,且過期半年內,判讀應該都算精準;但若過期超過半年就「完全不建議使用」。
日期:2024-05-07
國內新冠疫情尚未消失,疾病管制署(疾管署)最新公告,為有效運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發揮庫存防疫物資最大效益,委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將自週一(5/6)起於全台4,500餘家健保特約藥局提供快篩試劑,有需求的民眾可自由免費領取,不需要攜帶健保卡,原則「一人領一盒」,最少都有4劑以上,目前提供3種廠牌領取。傳出有藥師質疑此政策,認為讓民眾免費領取、收到許多的快篩都是效期將至,如此做法恐怕是「把藥局當垃圾場」;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週二(5/7)回應,如果有相關意見,可向疾管署反映,也解釋大部分快篩效期都到年底。
日期:2024-05-07
夏天是腸病毒盛行的季節,民眾多認為只有幼童會得到腸病毒,但其實大人也會中鏢!小兒科醫師林智葳透露,已收治多位感染腸病毒的患者,而且不只小孩,連大人也得到,且症狀未必較輕微。根據疾管署資料,4月21日至4月27日短短一週時間,因腸病毒門急診數,已達到13,929人次,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宣布腸病毒疫情正式進入流行期。目前腸病毒處於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但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提醒民眾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據TVBS報導,腸病毒疫情在台中相當嚴重,光是本週就有17班幼兒園停課,若是從本學期開始算起,已經有53班幼兒園停課。此外,新北中和也有不少學校因學童感染腸病毒停課,累計至4月26日,幼兒園、托嬰中心已有35班次停課。(原文刊載於2023/07/11,更新時間為2024/05/05)
日期:2024-05-05
發生在今年3月的寶林茶室遠百A13食品中毒案,備受關注,累計已來到35例個案通報,周一(4/29)再添1例死亡個案,為40歲女性,因感染加上器官衰竭,家屬決定放棄急救,然而在上周六(4/27),一名馬來西亞籍40歲工程師,因狀況惡化宣告不治,3天內奪走2人生命,累計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已4人死亡。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一上午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還在醫院救治的2名患者,1人已完成換肝手術,狀況較好,另一個人還在危險當中。
日期:2024-04-29
「新興傳染病是這樣的,你知道它會來,但很難預測是哪一種會來。」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玉成,引用這句在新興傳染病研究圈中常聽到的話,來說明要對抗新興傳染病的困難點在何處。
日期:2024-04-12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下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隨著國內外旅遊興盛,將可能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只是,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快篩意願低,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
日期:2024-04-10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在進入4月之前,每周死亡病例甚至都超過50人,傳播風險不容小覷。尤其歷經3年多抗疫,民眾已對疫情來襲感到麻木,不僅疫苗施打意願低落,出現症狀也懶得快篩,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另一方面,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即將用罄,政府尚未決定是否繼續採購;而莫納皮拉韋雖已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卻仍未見審查結果,一旦藥品用罄,恐在銜接上出現空窗期。由於另一抗病毒藥「倍拉維」藥物交互作用多,且不適用於肝腎病患身上,屆時全台眾多無法換藥的患者怎麼辦?面對迫在眉睫的缺藥危機,亟需政府思考因應。食藥署則在3月底證實,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已經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尚未有審查結果,但藥證何時通過仍不確定。
日期:2024-04-10
北市萬華區「初瓦台北西門店」與「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發生食物中毒狀況,北市衛生局公布兩家已通報82人不適,截至4/8晚間20時分別接獲醫院通報32人(初瓦新增7人)及50人(嚮辣新增19人)陸續發生嘔吐、腹瀉症狀並至醫院就醫,多數民眾就醫後即返家休養。衛福部疾管署表示,上周腹瀉就診通報確實有收到來自嚮辣等個案,目前初步檢驗為諾羅病毒,報告尚未完全出爐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日期:2024-04-09
寶林茶室中毒案,據疾管署統計,截至目前最新狀況共計34例通報(2例饒河店用餐已排除),包含2死、4加護病房、3一般病房、25返家休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從分析檢驗結果來看,可見整個案情仍集中在3月19日到24日、且都是曾於寶林A13店食用粿條或河粉者,因為採檢「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幾乎都是陽性。王必勝公布最新採檢結果,寶林茶室代班越籍廚師不只手部驗出「邦克列酸」,糞便檢體也驗出陽性,因此推測廚師手部接觸邦克列酸後微量吃下肚,但未對其造成身體危害。
日期:2024-04-07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續追,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名稱被認為與米類食品有關,致米製品市場受影響。週三(4/3)召開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確定幫「米酵菌酸」正名,以其英文名「Bongkrekic Acid」直譯,稱為「邦克列酸」。王必勝說,唐菖蒲伯克氏菌4種病原型中,椰毒亞型會分泌毒素Bongkrekic Acid,該毒素與「米」無關,為免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恐慌,決定以多數細菌的命名方式從英文直譯。王必勝表示,這是不幸事件也是寶貴經驗,未來將制訂預防指引,一般性原則提供民眾細菌預防指引,例如食材保存方式等,並給食品業細緻指引。另外,邦克列酸中毒未來也可能再發生,六都需要備妥標準品,將由食藥署傳授地方實驗室技術,協助建立檢驗模式與量能。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指出,邦克列酸不僅在米製品中發現,也首見於椰子發酵餅中,隨後零星出現在多種米或玉米原料食品或發酵飲品、浸泡後的木耳。孟孟孝強調,台灣家庭自煮米飯、米粉等被汙染機率極低,米食料理若放冰箱,一兩天內即食,無須過度擔心若要避免接觸到邦克列酸,他建議可盡量少吃低酒精度、低鹽度、偏中性酸鹼值的發酵食品或飲品,食品保存條件為「乾式保存優於濕式保存」、「低溫保存優於常溫保存」。
日期: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