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萬劑來自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後,讓原本陷於缺乏疫苗焦慮的民眾大為振奮。這兩天政府也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且讓孕婦有AZ和莫德納兩種疫苗選擇。這些措施顯示政府在疫情肆虐期間對孕產婦安全的關心、在疫苗種類的提供和接種順序安排上的用心、以及全面防堵疫情擴散的決心。
日期:2021-06-23
台灣近期頻傳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猝死事件,導致國內出現疫苗緩打潮,為避免民眾恐慌焦慮,台大醫院特別設立COVID-19 QA專區,針對疫苗施打的常見問題釋疑,包括什麼人接種後容易發生血栓、吃那些藥不能打、那些慢性病史及過敏者不適合立即接種。
日期:2021-06-23
AZ屬於腺病毒載體的疫苗,確實會有數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造成血栓,以及數百萬分之一的機會致死!不過,通常血栓是在疫苗施打的3天後才會發生,進而才可能造成死亡!台大醫院兒科醫師「蒼藍鴿」表示,近期老人家施打完AZ疫苗,幾乎都沒有超過3天就死亡了,甚至有些幾小時就去世了,跟施打疫苗沒有關係;另醫師提到要考慮到「死亡的背景值」,施打前後的台灣,每日老人家的死亡人數都是差不多的,他斷定,「疫苗根本就不是造成死亡的主因」!
日期:2021-06-23
國內疫情有趨緩態勢,但社區中仍有隱形傳播鏈存在,仍大意不得。全國各縣市疫苗開打後,預期未來待疫苗陸續到位,將開始大規模施打,但打完疫苗後猝死的個案頻傳,讓不少長者對於施打疫苗感到不安,影響疫苗施打率。隨著民眾對施打疫苗後不良反應有所疑慮,讓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疫苗險」保單,近期成為保險市場中受到矚目的商品。4月中以來,投保疫苗險的件數已逾50萬件,成為近期大熱門。
日期:2021-06-22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官員周一 (17 日) 警告,Delta 病毒是目前為止擴散最快、適應能力最強的變病毒株,甚至會挑出最脆弱的人攻擊,疫苗接種率低落的地區尤其要小心。世衛公衛緊急計畫執行主任 Mike Ryan說,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Delta 病毒有演變得更致命的潛力,因其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效率高,而且有能力找到染疫後,更容易演變成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群,但是透過疫苗捐贈和大規模接種,全球領袖和公衛界有能力保護這群最脆弱的個體。
日期:2021-06-22
國內因本土疫情爆發,許多人改由居家上班,避免外出與人接觸,增加染疫的風險;在家無聊不免零食就吃得勤一點,運動量也大大減少!對此,營養師倪曼婷表示,肥胖不只容易提升慢性疾病風險,研究發現,肥胖也會增加COVID-19病毒的影響力。
日期:2021-06-22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06-22
美國捐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昨天抵台,指揮中心最新公布10類別接種對象,有機會可以打到第八類65歲以上長者,並開放孕婦及75歲以上民眾往前列為第六順位;65歲~74歲長者則在第八順位,人數最多的50~64歲成人則排在第十順位。預計全部施打完畢,覆蓋率將達六成,具有一定的群體免疫。
日期:2021-06-21
COVID-19難纏的地方就是,有些人確診卻是無症狀,或是跟一般感冒症狀一模一樣,讓人難以察覺!無法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是否確診?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根據英國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確診者中排名較前面的常見症狀有:發燒、喉嚨痛,竟然「流鼻涕」也排列其中!且「嗅覺喪失」已不在前10大症狀中;尤其在打過疫苗者的身上,更容易出現。
日期:2021-06-21
談到「氣候變遷」你會聯想到什麼?乾旱、暴雨、北極冰融等等,這是台灣多數人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如果要說有感,應該是今年五月豐水期沒下雨,造成生活諸多不便、六月初暴雨,造成多處淹水;不過,對於最脆弱的兒童來說,「氣候變遷」不只是天災,而是會危及生命,因為許多小生命來不及長大,就算好不容易長大也會受到各種剝削與暴力威脅,甚至為此犧牲生命。
日期: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