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疫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疫苗共有4040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為何AZ去年找台灣談代工疫苗,最後破局? 陳時中揭原因「是這個」

全球疫苗供貨量不足,各國鬧疫苗荒,越南等國家近期開始積極爭取國際認證疫苗代工以利國內疫苗供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9)日也表示,台灣現在持續跟mRNA疫苗的廠商談授權製造或代工,但目前還在開始階段。但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昨天透露,去年8月AZ就來找台灣代工,當時喊出要1億劑,結果被我方拒絕。對此,陳時中今回應,是考量台灣生產線恐被國際代工需求佔滿所致。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北市為本土疫情重災區 卻是新北確診率壓不下來? 陳時中揭關鍵因素 認為「新北篩檢較積極」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自5月起持續蔓延,本土確診個案始終壓不下來。回溯疫情爆發過程,一開始雖然發生在台灣北部多地,卻是由台北市萬華區茶藝館的「一杯茶」擴散至各地,為台灣發生新冠肺炎以來最嚴重的社區感染衍生事件。回溯自5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全國警戒升至第三級已一個月,新北市確診個案仍每日破百;反觀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公開預估,北市確診案例可以降到每日30例上下。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午出席立法院聯席會議審查,被立委問及雙北確診數差異時表示,「新北市篩檢較為積極,反也找出較多無症狀者」。

日期:2021-06-10

焦點新聞

打AZ疫苗恐釀血栓! 醫曝「5大症狀」:預期此症候群的病患會越來越多

AZ疫苗是以腺病毒載體為設計的COVID-19疫苗,嬌生疫苗也是,國外施打傳出罕見的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等不良事件,隨著國內施打的人數增多,醫師也提醒若出現5大症狀時,要盡快就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表示,提醒大家接種完AZ疫苗4至28天後,如果出現頭痛、腹痛、下肢痛、胸痛和瘀青等症狀者盡快就醫。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三峽恩主公醫院爆群聚感染 衛生局:7人確診1死

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又爆發院內群聚感染事件,新北市三峽區恩主公醫院傳出群聚感染,包括病患、看護、護理人員、照服員等7人確診,其中1名男病患確診當日死亡,新北市衛生局已證實,目前已匡列71名醫護、病人隔離,詳情將由醫院說明。

日期:2021-06-10

焦點新聞

美中等著攤牌!謝金河:未來關鍵的90天 這個世界會有大變化

未來關鍵的90天,這個世界會有大變化!

日期:2021-06-10

國際總經

好消息! 美媒:拜登將採購「5億劑輝瑞疫苗」 透過COVAX捐贈全世界

華盛頓郵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將採購 5 億劑輝瑞 / BioNTech 疫苗,捐贈給全世界,其中2億劑將在今年送出,剩下3億劑明年上半年配送。所有疫苗都將透過「全球疫苗取得​機制」(COVAX),分享給 92 個低收入國家和非洲聯盟。

日期:2021-06-10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10610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

日期:2021-06-10

國際總經

誰說了台灣要一百萬劑疫苗? 日議員「缺主詞發言」恐釀誤解

日本《東京新聞》報導,對台友好的自民黨參議員佐藤正久日前參加電視節目時指出,五月下旬收到台灣方面請求一百萬份新冠疫苗。此訊息今日在國內快速流傳;但事實上,在該段節目中佐藤正久並未提及「台灣方面請求」,而政府相關人員也指出,與日本政府的交涉過程中我方從未提及明確數字。

日期:2021-06-09

焦點新聞

Novavax疫苗引質疑 專家公布最新報告內容

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研發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近日引起討論,專家何美鄉今天列舉此疫苗報告中4項內容,並說此疫苗正參與英國混打疫苗研究,是國際間都拭目以待的疫苗。

日期:2021-06-09

政治社會

針對傳染力較高的英國變種病毒,台灣疫苗覆蓋率達6成就能群體免疫?專家這樣看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